联村建绿建设思考与建议摘要。通过对XX县区联村建绿建设的近几年实施、运营情况的具体调研,针对性提出影响建绿效果的主要问题并提供解决建议,为后续联村建绿活动提供参考。关键词:涟源;联村建绿;问题;建议联村建绿活动是XX县区结合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落实党中央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和生态质量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又一民心工程。林业部门做为具体实施“农村美化绿化工程”主体方,重点引导选用本地乡土树种,在村庄、庭院、村内河渠、道路栽植树木,绿化美化村庄周边生态环境[1]。本文以XX县区人民政府正在实施的“绿化涟源四年行动方案”为蓝本,对联村建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与思考,并提出建议。1涟源基本情况XX县区地处XX省几何中心,是湘江一级支流涟水发源地。国土总面积1830km2,总人口114万,其中农业人口99.9万人,辖19个乡镇办事处和1个高XX县区,504个村、社区,东毗娄底、双峰、南接邵东、新邵,西邻冷水江、新化,北连安化、宁乡。XX县区交通十分方便,二广高速(g55)、207国道纵穿南北;娄新高速(s70)、沪昆高铁、湘黔铁路、长韶娄高速(s50)横跨东西。2联村建绿前市内村庄绿化概述此前,XX县区村庄绿化的主体范围是农户自家房前屋后,由农户根据自已的主观意愿进行,树种以速生用材林乔木树种居多,突出用材功能兼顾绿化功能,绝大多数村庄的公路、水体及其它公共设施的绿化,都没有进行规划。2003—2006年,由于国内建筑装饰板材需求量大增,XX县区各乡镇新建了上百家剥皮厂,农村房前屋后的“四旁村”资源是其最主要的原材料,导致栽植数量最多的泡桐、椿树、苦楝等乔木绿化树消耗殆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村民绿化意识慢慢提高,自栽自第1页共6页种的绿化树品质有了一定提升,但终究缺少整体观念和投入能力,绿化率低、品质低的现状没有改观。2.1联村建绿建设基本情况。20XX年11月,在娄底至新化高速公路(娄怀高速s70)通车之际,XX县区人民政府适时提出开展了“绿化XX县区四年行动”。主要以娄新高速沿线及周边乡镇村绿化建设为契机全面铺开至全市各个乡镇村,按照“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河渠公路风景化、基本农田林网化”[2]的要求。XX县区认真贯彻XX县区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迅速研究并制订了《XX县区四年绿化行动计划》。并在联村建绿实施方案中对具体工作目标、任务、经费保障、工作措施做出详细安排。2.2联村建绿政府如何支持。2.2.1政策支持。XX县区出台《绿化涟源四年行动计划》(涟办发〔20XX〕138号)文件,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负责村级绿化建设,并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市委政府主要领导挂点1个绿化村,包干到位。建立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受益”[3]的体制机制,市委、政府对全市绿化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专题通报,确保绿化行动强力推进。2.2.2资金支持。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a;经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联村建绿村,建设资金由乡镇、村和联村建绿责任单位共同负责筹措,每个村由挂点的市级领导现场办公会议落实到位,保底落实资金30万元以上,市财政适当予以奖励。娄怀高速(s70)、二广高速(g55)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所占用的除林地以外的土地补偿资金,列入XX县区退耕还林未兑现资金异地造林项目。绿化所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及绿化林木的所有权仍归原土地承包者。从20XX年起纳入退耕还林补偿范围,按退耕还林政策予以补偿。国道207、省道s210、县乡公路绿色通道建设所需苗木及栽植资金均由市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划拨付。2.2.3技术支持由市林业局牵头成立技术服务组,在即将实施的联村建绿村进行调查规划,提出具体设计方案并组织讨论优化。设计方案对栽植树种、规格、数量以及栽植技术进行第2页共6页详尽说明。其中有些重点村庄绿化还聘请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绿化设计团队进行设计。3联村建绿行动成果截至20XX年12月,XX县区共投入4638.9万元用于城乡绿化,累计人工造林面积0.14万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