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14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利用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的“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制取该图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A.RS与GISB.RS与GPSC.GIS与GPSD.GPS、GIS与RS2.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开垦流域荒地扩大灌区面积B.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蒸腾减弱C.退耕还草还牧恢复自然植被D.完善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答案】1.A2.D【解析】1.根据材料,获取资源普查信息,需要用RS技术。将信息进行叠加、统计处理,需要用GIS技术。所以获取该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有RS与GIS,A对。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进行资源普查与统计,BCD错误。故选A。2.图中显示该地区非盐渍化土地面积逐渐增加,说明盐渍化现象在减轻。根据题干中“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可推测出导致盐渍化现象减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完善排管系统,降低地下水位,D对;开垦流域荒地扩大灌区面积,不能治理盐碱化问题,A错;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蒸腾增强,B错;退耕还草还牧,恢复自然植被,耕地总面积应减小,图中耕地总面积增加,C错。故选D。读下图“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143.图中数字的正确内容是A.降水增加,蒸发减弱B.降水减少,蒸发加强C.降水增加,蒸发加强D.降水减少,蒸发减弱4.图中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其中居主导地位的是A.植被B.水文C.地形D.降水【答案】3.B4.A【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由植物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引起,表示降水减少、蒸发加强。4.从图中的逻辑关系可以看出,该地核心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而引起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覆盖减少,从而导致径流、蒸发等因素的变化,因此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植被。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大。2012年北京市开始启用卫星监测PM2.5的污染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北京市利用卫星监测PM2.5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6.PM2.5污染的危害有A.增加呼吸系统疾病B.破坏臭氧层C.降低空气能见度D.引发沙尘暴【答案】5.B6.B【解析】5.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根据颗粒物的反射、辐射的特性判断出PM2.5的污染状况,利用的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的普查、灾害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3/14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以及规划还有其他,包括: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故选B。6.本题以生活实例为背景,考查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雾霾天气时,空气能见度降低,正确;且雾霾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同时,雾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正确。故选B。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次适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