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2、新疆大学教务处,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要:根据“一带一路”建设对从事地学工作人员的要求,并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地理学人才为目标,作者结合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学和科研的特点,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建立复合型、应用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阜康实验基地,开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为其他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关键词:一带一路;复合型;应用型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1-0005-03Abstract: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oftheconstructionof“TheBeltandRoadInitiative”ontheprofessionaltalents,thewriter,withthepurposeofcultivatingappliedandmulti-functionalundergraduatetalentsmajoredingeography,combinedwiththecharacteristicsof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in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ofXinjiangUniversity,exploresnewwaysofteachingreformactively,establishesthetrainingmodeoftheappliedandmulti-functionalgeographytalents.It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similaruniversitiesincultivationoftalentstorelyonFukangexperimentalbase,developthetrainingmodeoftheappliedandmulti-functionaltalents.Keywords:TheBeltandRoad;multi-functiontalents;appliedtalents引言在2020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标志着“一带一路”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的文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一种创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发展观,而且“一带一路”的创新理念促进了新的研究议题的产生,主要包括:沿线国家的国别地理研究,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关系的驱动机制等[1]。今后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保障。由于此战略涉及交通运输、地缘政治和生态安全等多领域,因此能够推动我国地理学快速发展[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新疆民族学院史地系。1974年成立新疆大学地理系。2001年9月与新疆工学院资环系、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研究所合并成立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2020年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和部分师资分离出去,成立新疆大学旅游学院;2020年地质勘查与矿产普查专业、勘查技术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和部分师资分离出去,成立地质勘查与工程学院。虽然,部分师资的分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环学院的整体师资力量,但在资环学院全体老师的坚持努力下,现如今的资环学院已有一支能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需要、专业配套、发展潜力大、年龄和学科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整体优势明显、了解国际前沿、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研究领域覆盖了地理、地质、水文、气象、生态、环境、土地、规划等相关专业学科方向,在新疆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土地利用与规划、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为国家和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重视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每年投入数万元经费支持学生开展社团建设、课外学术与科技、文体娱乐、社会实践与野外考察活动。而文章通过对地学学生相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为动力,以加强地学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效果为途径,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地学学生,让复合型——应用型地学人才积极地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去,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出力量。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一、目前研究现状高素质人才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一直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总所周知,我国开展此方面研究较晚[3-5]。从上世纪末我国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后,国家才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