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之路如何走?在总结了一些相关领域专家及领导人关于今后钢铁工业等高耗能工业的节能减排之路的观点后,黄导为我国钢铁工业在''十二五〃这五年期间余热发电之路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根据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战略建议,黄导强调,要充分发挥调动各科研院所的力量,共同讨论研究重点问题;开展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调研工作,并通过书面函调和研究单位实地了解相结合,对节能和环保分别形成了一些调研报告成果。此外,他也分析了钢铁企业余热资源高效合理利用提高能效的技术措施,钢铁工业余热能源利用相对成熟技术和难点技术。烧结余热发电存在的问题在对重点钢铁工业烧结余热发电进行调研后,黄导总结出了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皿汽机运行不稳定,额定发电量不达产实际运行中多数烧结余热发电机组中蒸汽参数较低,不能满足汽轮机要求,同时实施过程中部分钢铁企业应用''多炉单机〃的模式更加加重此种现象的发生。上述原因使得实际运行的发电量与设计的发电量数值差距在DDDDDDD以上。□□废气温度波动大烧结生产中吓随着烧结矿在烧结机上的烧成情况不同□其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温度也不同。实际运行中余热回收段废气温度最高能达到DDDD°CU最低时只有DDDD°C左右。大范围的温度波动给利用烧结余热发电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皿烧结余热的热源连续性难以保证蒸汽发电是要求工质达到设计的温度、压力、流量并且要求运行稳定,波动范围要小,才能保证发电生产的正常安全。在烧结生产中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性□短时间的停机很难避免□烧结矿物流的中断是经常出现的情况D所以烧结余热热源的连续性难以保证。皿投资回收期较长烧结余热发电靠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而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需要回收大量的烟气余热,为了维持发电系统烟气的流速和流量,多数发电系统都采用引风或回风的设计思路,系统自身的耗电量也比较大,有的系统自耗电达到设计发电量的DDD以上,影响烧结余热发电的经济效益,并延长了投资回报的时限。钢铁烧结余热发电的意见及建议基于对调研案例实施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公平、客观的原则,为完善钢铁企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使之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并实现预期的节能效果,黄导认为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实施改善:皿整体调度、有机的将烧结生产和余热发电结合在不影响冶金生产流程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烧结上下工序,保证烧结生产的连续,进而保证烧结余热资源的稳定、连续,这是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应用的基础。皿强化密封、实施烟气循环、温度烟温降低环冷机的漏风率,将锅炉排出的烟气温度°C以上通过风机增压后代替原来常温的空气来冷却烧结矿实现烟气闭式循环,稳定烟温,提高烟气温度和余热回收效率。建立、完善烧结余热发电项目的评估体系''十二五〃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烧结余热发电技术的经济指标体系,注重节能测试效果,加快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的评定标准和应用规范,以指导今后在建项目投资建设(包括设计构思),促进烧结余热发电技术的深入推广实施。钢铁企业有选择的应用烧结余热发电技术钢铁企业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此技术应考虑到()钢铁企业应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同时使钢铁生产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烧结余热利用应立足钢铁企业内部循环应用()应用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回收烧结余热。而这些因素都应该要将余热发电节能减排技术引向推广、集成、优化、创新的路线。就此,他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推广应用一系列先进新型节能减排技术:()''焦转〃煤气和余热余压回收系统集成技术以''三干三利用〃为代表的节能减排单体技术推广应用,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仍有潜力。''十二五〃期间,在单体节能减排技术基础上,以提高''高焦转〃煤气和余热余压回收率为重点,重点推进系统优化集成高炉煤气和转炉烟气干法除尘技术与煤气利用、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集成烧结烟气脱硫、除尘、余热回收利用综合技术。()集成高炉、转炉煤气净化及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推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