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彻纹所谓5G,指的正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如果说4G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度快,能够以50倍于3G的速度在网上浏览,那么,作为网速约20倍于4G的5G技术,其价值不仅在于快,更在于能够在每平方公里连接100万个以上的物体、10的负9次方的通信传输错误率和毫秒量级的时延。智能制造如何应用5G是与5G的特点息息相关的,5G目前公认的有如下几个特点。增强移动宽带:主要面向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eMBB除了在6GHz以下的频谱正在发展相关技术,也正在发展6GHz以上的频谱。而小型基地台将会是发展eMBB的重要设备,由于目前6GHz以下的频谱大多是以大型基地台发展的传统网络模式为主,而6GHz以上频谱的毫米波技术,便须要小型基地台来把速度冲得更快。海量机器类通信:主要面向大规模物联网业务。mMTC将会发展在6GHz以下的频段,并将会应用在大规模物联网上,目前较成熟可见的发展成果则是NB-IoT。以往普遍的Wi-Fi、Zigbee、蓝牙等,均属于家庭应用的小范围技术,回传线路主要都是依靠LTE,近期随着大范围覆盖的NB-IoT、LoRa等技术标准的出炉,可望让物联网的发展更为广泛。超可靠低时延:主要面向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在智慧工厂中,由于大量的机器都内建传感器,从传感器、后端网络下指令,再传送回机器本身的这些过程中,若以现有的网络传输,将出现很明显的延迟,可能引发工厂安全事故。鉴于此,URLLC可将网络等待时间的目标压低到1毫秒以下。未来的工厂是数字虚拟和物理现实相融合、ICT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相融合的工厂,这将提高工业生产的灵活性、可追溯性、多功能性和生产效率,为制造业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工厂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工厂不再是独立的封闭实体,而是庞大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虚拟工厂”。根据5G的技术特点,5G可能支持的业务场景包含:5G技术与传统制造企业的应用需求相结合,可以催生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云化机器人等应用场景。1.数据串联:随着数字化转型的逐渐推进,物联网作为连接人、机、料、法、环、测等多业务元素,通过5G数据传输快、传输量大等特点可满足串联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需求,使用于智能工厂当中数据串联与正反向追溯。2.自动化控制:之前的工业自动化控制都是通过工厂自动化总线来控制,但是这种应用模式的传输距离有限,无法满足远距离操作控制需求。而5G可提供极低时延、高可靠等技术,远程工程机械操作成为可能。3.端到端集成:由于数字化转型盛行,部分企业将业务范畴由制造端拓展到服务端,这就需要端到端整合跨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连接分布广泛的己售出的商品,需要低功耗、低成本和广覆盖的网络,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的横向集成也需要网络传输数据,5G的技术特点则刚好满足该类需求。4•工业AR:在流程式生产企业中,需要人为到现场巡检、监控设备等,但是由于部分设备所处环境恶劣,比如核电厂设备巡检,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监控工艺的贯彻执行(温度、压力等),就需要人为频繁涉险。这种情形下增强现实AR将发挥很关键得作用,例如远程专家进行业务支撑、远程维护。在这些应用中,辅助AR设施需要最大程度具备灵活性和轻便性,以便维护工作高效开展。5.云化机器人:在智能制造生产场景中,需要机器人有自组织和协同的能力来满足柔性生产需求,这就带来了机器人对云化的需求。5G网络是云化机器人理想的通信网络,是使能云化机器人的关键。5G技术倒逼制造行业产业升级当前制造业的转型可以看作是自动化升级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这不仅仅是自动化和机器换人,而且工厂能实现自主化决策,灵活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并能快速应对更多的市场变化。人工智能和制造系统的结合将是必然的,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认知分析等算法模型,可以提升工厂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能力,与不同领域技术相互融合后才能使企业应对激烈的竞争,从而这也倒逼着产业进行升级。5G技术赋能制造1)远程设备运维大型企业的生产场景中,经常涉及到跨工厂、跨地域设备维护、远程问题定位等场景。5G技术在这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