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写离子方程式时,对既易溶于水,同时又是强电解质,并且还是在溶解状态下进行的反应,这样的物质必须用离子形式表示;对离子化合物型的强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的反应,这样的物质也必须写成离子形式。除此以外,其他情况下的物质,一概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要做到该方法的熟练应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熟知哪些是强电解质、哪些是弱电解质一般情况下,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类;弱电解质包括弱酸、中强酸、弱碱和水。(2)应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性除酸、碱、盐溶解性表中列出的物质外,ClO-、等的常见盐也是易溶于水的,的常见盐的溶解性情况与相似。(3)掌握酸式盐的处理方法①多元弱酸的酸式盐,若易溶于水,则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离子可拆开写成离子形式,而酸根中的H+和正盐阴离子不能拆开写。例如NaHSO3、Ca(HCO3)2等,只能分别写成Na+、形式。②H2SO4是二元强酸,在水溶液中能拆分为H+和(4)掌握微溶物的处理方法对微溶物处理可分三种情况:①作为生成物,微溶物要写成化学式。②作为反应物,若处于澄清的稀溶液中,应写成离子形式,如澄清石灰水中,Ca(OH)2可写成Ca2+、OH-形式。③作为反应物,若处于浊液或固体中要写成化学式,如石灰乳、石灰浆中,Ca(OH)2要写成化学式。(5)辨清非水溶液中的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是否写离子方程式。①电解质在非电离条件下的反应,虽然也有离子参加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如浓H2SO4与固体NaCl的反应,此反应只能写成化学方程式:②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态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可写成离子方程式,如电解熔融态的NaCl:●案例精析【例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解析]A项表示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而非沉淀。C项两边电荷数、氧原子个数不相等。D项得、失电子不等导致两边电荷不守恒。【答案】B[点评]做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判断是不是离子反应,及弄清楚在离子方程式中哪些物质应改写成离子。【例2】下列电离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HF电离:HF=H++F-B.NH4Cl溶液中NH水解:NH+H2ONH3·H2O+H+C.Ba(OH)2和稀H2SO4混合:Ba2++2OH-+2H++SO=BaSO4↓+2H2OD.Cl2通入到KI溶液中:2I-+Cl2=I2↓+2Cl-[解析]A项中HF为弱电解质,应用“”连接,B项正确,C项正确,D项中I2不能用“↓”符号。【答案】BC[点评]写电离方程式时,要分清电解质的强弱、弱电解质分子的组成与结构、多元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等。写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要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严格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写离子方程式或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偏不盖全,要以例子为素材,以理论为指导去思考、总结,掌握规律、方法的深刻含义。1.酸溶液或碱溶液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即c(H+)最大,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即c(OH-)最大,其余离子浓度应根据酸或碱的电离程度比较。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为:c(H+)>c(HS-)>c(S2-)>c(OH-)。2.盐溶液(1)多元弱酸的酸根和多元弱碱的阳离子都是分步水解,但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Na2CO3溶液中:c(Na+)>(2)明确酸式酸根离子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例如,NaHCO3溶液中由于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c(Na+)>(3)比较同一离子的浓度时,要注意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例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各溶液中比较为:c(NH4HSO4)>c(NH4Cl)>c(CH3COONH4)。3.混合溶液溶液混合要先考虑是否发生反应,若发生反应,先要确定反应后的物质及各物质的浓度,再考虑电离因素、水解因素。例如200mL0.1mol/L醋酸与100mL0.2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OH-)>c(H+)。4.灵活运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1)电荷守恒: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值相等,即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2)物料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