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销学习心得县委中心组学习心得通过听取县委中心组领导的讲话后,我深受启发,对我县的玉米产销也有了一些想法。科学发展观为当前我县粮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明确了前进方向,要做好粮食工作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既要注重粮食安全,又要强化粮食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统筹兼顾粮食企业、农民、消费者各方利益,改善薄弱环节,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现对我县粮食产业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一、基本情况(一)粮食生产情况近年来,由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玉米最低收购价等政策的出台,调动了我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总体来看,近年我县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551万亩左右,全县玉米种植面积480多万亩,玉米年产量350万吨,年商品量都在250万吨以上,有着“全国玉米第一县”的美称。丰富的粮食资源,使我县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有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二)粮食加工转化情况截止20XX年底,我县纳入统计范围的大型粮油工业企业只有中粮生化能源(龙江)有限公司一家,玉米年生产能力也只有60万吨,无法满足我县玉米的销售需求。由于农民没有较大的晾晒、存储场地,导致玉米无法大量的长时间存储,都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给小商贩,小商贩再销售给些较大的粮商。使大量的玉米进行多次转手,农民的收益确最低,伤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三)粮食宏观调控情况我县的玉米产量虽大,可是没有正规的大型粮食交易平台,在市场交易中我们的玉米销售价格一直较低,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无法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一)粮食储存量不足,我县农村农户储粮技术落后。在第1页共4页粮食全面市场化后,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改制,掌握在国有控股粮食企业手中的存粮大幅度减少,商品周转库存比重急剧下降,一旦市场出现波动,现有的库存将难以为继。我县农户储粮规模较小,储粮观念和储粮技术落后,防范措施少,鼠、雀、虫、霉害多,大大降低了粮食储存品质,也在储存环节形成了较大浪费。(二)粮油商品化程度不高,难以引导粮食生产和适应粮食大流通的需要。由于缺乏粮油市场经营人才和有效的营销组织,粮油市场化运作层次低,只是简单的以收定卖,没有形成强大的营销网络,缺乏规模化、集约化营销策略,难以引导农户粮食生产,使粮油商品化程度减弱,无法适应现代粮食物流需要。尽管目前我县有中粮生化能源(龙江)有2限公司和部分小粮油经营户,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保障市场供应、解决部分农民卖粮难等作用,但这些粮油经营户大部分规模不大,库房较小,库存粮少,甚至是即收即卖,不留库存,而且有利则进,无利则退,无法分担区域粮食安全的压力。(三)粮食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由于土地的分块承包,多年来形成分户分散耕作种植的现状,日益呈现出弊端,粮食种植各自为政,难以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的新格局,不利于集中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规模,导致粮食的产业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建议措施(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粮食生产的机制体制。粮食是事关经济社会稳定的战略性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是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臵,建立新的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作出积极贡献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给予特别奖励,引导粮食生产进入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良性发展轨道,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粮食生产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从全县耕地分散种植等实际情况出发,鼓励手中耕地有限、家中劳力有限的农户将耕地整合流转,通过外第2页共4页出务工、返聘打工等其他形式开拓增收途径,切实增加收入;鼓励有头脑、懂经营、会管理、实力雄厚的致富带头人和种粮能手集中流转其他农户手中多余的耕地,整合耕地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种植,规模经营,集约发展,促进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粮食种植大户和现代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实现粮食生产的总量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