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提问有效性的观察量表城市花园幼儿园周英一、观察量表的制作及价值(一)观察量表的制作:1、观察量表的框架观察小组首先根据ThomasS.C.Farrell(2005)提出的“提问IRE模式”,即I(Initation)是教师提出问题,R(Response)是学生们回答教师的问题,E(Evaluation)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的评价1,对提问完整过程涉及的全部要素进行分解,如问题的类型包括开放型问题和封闭性问题;问题难度分为困难、一般、容易三个层次;叫答方式包括集体回答和个别回答,幼儿的反应包括响应人数、回答人数和有效回答人数,教师的应答方式包括追问,澄清、评价、重复、无应答等。通过观察小组的共同讨论,同时兼顾影响提问有效性因素的全面性和观察者操作的便捷性,我们几经易稿,形成了以问题为纵轴,问题要素为横轴的“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表”,如表1所示:表1:城市花园幼儿园集体教学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表执教教师: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活动名称:_________活动时间:______活动环节问题描述问题类型问题难度候答时间叫答方式幼儿反应(人数__)教师应答方式幼儿回答实录封闭型开放型困难一般容易集体个别响应人数回答人数有效回答人追问澄清具体评价提升转问重复对错评价自己代答1引自朱珊.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答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数第一环节12第二环节12…2、关键概念界定及记录方式:(1)问题描述:包括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每一问题,其中预设问题以预先录入表格,而新生成的问题则需要记录者在现场记录于相应预设问题后。(2)问题类型,封闭型提问:是指教师就幼儿刚刚学习过的内容或生活中的简单常识或具体事实进行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它要求幼儿朝着教师预设好的方向去思考,幼儿只需回忆所学知识或生活中的简单常识或具体事实就可以回答。开放型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没有明确固定的标准答案或有多种正确的答案,幼儿可根据想象并结合自身经历自由地来回答。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积极地思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幼儿勤于动脑,乐于探索。(3)问题难度:观察者需要对执教教师要求幼儿作答的每一个问题进行三级量表来估计问题的难度,分为困难、一般、容易。(4)候答时间:本研究中所谓“候答时间”是指为教师提出问题至教师点名回答的等待时间,观察者可现场记录,也可观察结束后观看录像。(5)幼儿反应:本研究中的“幼儿反应”是幼儿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反应,观察者需记录相关幼儿的人数,包括三个方面:2响应人数,是指举手(或直接说出答案)的幼儿人数;回答人数: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幼儿人数。有效回答人数:回答正确幼儿的人数。(6)应答方式:是指教师对幼儿对某一问题作答后的处理方式,观察者需在相关应答形式下打“√”。追问:让幼儿解释这样回答的原因。澄清:用不同的术语重新描述问题评价: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评判,包括正误式的简单评价,如“你说得很好真聪明•••”和有指向性的具体评价,如“你的话真完整,**词用得真好。”提升: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补充转问:让另一幼儿回答同一问题。重复:重复幼儿的回答。自己代答:幼儿没有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自己作答。(7)幼儿回答实录:主要由另一名观察者详细记录所有幼儿对教师提出问题的作答内容。(二)观察量表的价值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最常见的师幼互动形式,因此提问的有效性高低直接影响集体活动的效果。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影响提问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问题本身的性质与特征,如开放与封闭;还包括问题的难度;也包括教师的候答时间、叫答方式;更包括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应答方式。那么各种因素究竟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呢,提问有效性的观察量表由此而产生,其价值在于:1、方便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活动的质量。当清晰地看到提问效果的各影响因素对幼儿参与、活动效果产生的影响时,会引起教师对提问整个过程的深入思考,让教师个体的教学反思更加有的放矢。2、便于教育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