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课题:扇形统计图许美萍教学内容:教科书76页例1,完成“练一练”及练习十五第1~3题。教材简解:本课教学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分别是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这是它不同于前两种统计图的特点。例1教学扇形统计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体会图中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含义,理解这张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用五个扇形分别表示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各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几。由于五种地形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不同,所以五个扇形的大小不同。教材及时指出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它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经过这一步教学,学生知道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形状不同,而且表达的数据内容也不相同。第二步根据已知的我国国土总面积利用扇形统计图里的数据,分别算出五种地形的面积并填入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扇形统计图,要理解图中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利用这些百分数进行相关的计算,不要求学生制作扇形统计图。“练一练”和练习十五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了两方面的练习内容。一是从统计图中各个扇形的大小以及表示的数据出发进行分析与解释。如“练一练”第1题看图说出7月份哪项支出最多。第2题从我国的国土只占世界的7%,人口却占世界的22%,想到我国人均占有的土地比较少,人口密度很大。练习十五第1题通过对应数据的比较,判断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二是看图估计或计算,如练习十五第2题根据拼盘里的花生米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估计其他干果各占面积的百分比。第3题分别计算我国四个海域的实际面积。目标预设: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2、使学生能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3、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设计理念: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合作等形式完成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并把它内化进已知的知识体系,同时要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思路:本节课从调查班级同学视力统计表引入,是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通过条形统计图的展示,帮助学生复习统计图的特点,再通过问题:用统计图来表示百分比,让学生感到已知的统计图好像都不太合适,而产生制作新的统计图的需要。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并通过交流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数据的方法,使学生首先能看懂扇形统计图。接着再通过数据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圆来表示总数即单位“1”,让学生明确根据统计图计算各种数据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对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巩固。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发现我班同学的视力情况不太好,下面我先来做一个调查统计出示统计表:江科大附小六(6)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视力情况好轻度重度人数所占比率1、先统计数据,填入表中再请学生算出全班各种视力情况所占的比率。2、师:如果要更为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可以怎么做?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请学生比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出有什么感受?通过比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应各种数量多少的特点。【设计说明:通过收集学生身边的数据,让学生开展调查统计,既能增强数学活动的吸引力,又凸显了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先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有助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为引出“扇形统计图”提供有效的支持。】二、课堂导学1、师:用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各种视力情况的人数,能不能表示出各种视力占全班的百分比呢?你们能不能创造一种新的统计图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