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粮食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VIP免费

2024年粮食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1/6
2024年粮食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2/6
粮食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发实施后,XX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履职,大胆探索,知难而进,依法行政,有力促进了粮食流通产业健康发展。但从调研的情况看,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也存在一些“凹陷区”,需要进一步“填充”、创新、完善。一、粮食流通监督执法取得的成效几年来,我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贯彻《条例》,增机构,抓队伍,广宣传,建制度,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取得一定实效。一是执法体系基本健全。通过积极争取,市局及XX县区、埇桥区、XX县区已经编办批准专设了监督检查科、股,并配备了专职人员,埇桥区、XX县区还成立了执法大队,为有效开展粮食监管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普法宣传效果显现。各地采取贴标语、发资料、开动宣传车、设立咨询台、组织参加法规知识竞赛等方式,多媒体、宽渠道宣传政策法规,增强了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三是规章制度渐趋完善。根据国家和省局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我市制定了《领导行政问责暂行规定》、《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十坚持、十不准”规定》等,确保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效能提高。四是队伍素质得到增强。各地一方面采取以会代训、组织考试等方式,强化执法人员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一方面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省局举办的培训班,系统学习《条例》和执法知识。全市已有96人获得了执法资格,较好地适应了依法行政的需要。五是法制监督及时跟进。各地对粮食执法依据进行了梳理,开展了规章制度专项检查和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使广大执法人员进一步增强了程序意识和责任观念。六是专项检查扎实开展。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收购资格审批、托市政策执行、储备管理、粮食统计制度执行等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三年来,共责令纠正违纪违规行为213例,有1个国有粮食企业负责人受到行政处分。二、粮食流通监督执法存在的软肋在粮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实践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及政第1页共6页策层面的问题,“一浅二难四缺”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弱化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能力和监管效率。一浅,即思想认识浅,依法治粮精神尚未得到全社会的充分理解。有的认为实行收购许可和监督管理,会影响粮食流通速率,粮食法治意识不强;有的粮食主管局仍停留在“系统”管理上,重指导经营,轻监管全社会粮食流通,执法主体意识不强;有的执法人员气不壮劲不足,怕麻烦、怕责难、怕出错、怕担过,履行职责意识不强;有的粮食经营者认为市场已经放开,购销完全“自由”,对粮食部门监管的支持意识不强。二难,即一是难判定是否为无证收粮。《XX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年收购粮食50吨以上的粮商才需办理许可证,在个体粮商无台账、无依据的情况下,很难确定其收购量的大小和是否为无证经营。二是难掌握自由裁量权。《条例》规定,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五种情形,可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粮食库存量超出或低于规定的,可处超出或不足部分粮食价值1-5倍的罚款等,行政处罚设置弹性过大,实际操作不便。四缺,即一缺执法人员。绝大多数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公务员编制十多个人,专职的监管人员也就1-2个人,面对庞大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游动性极强的个体粮商,显得力不从心。二缺执法经费。地方财政紧,部门费用少,不仅无钱购置车辆、通讯等必要的执法装备,就是正常执行公务的油差费也难及时解决。三缺部门沟通。粮食流通监管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但目前彼此主动协调、配合不够,有的甚至互不通气、各自为政。四缺工作力度。宣传多,查得少,对一些克斤扣两蚕食农利、掺杂使假损害国家、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没有实施适当的行政处罚,使社会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与权威产生漠视。三、深度推进粮食流通监督执法的思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治粮的法定职责。各级粮政部门要围绕“教育、管理、处罚、服务”四大主干,科学开展工作,高效履行职能,全力建设和谐粮食流通秩序。1、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依法治粮的责任意识。《条例》的颁布实施,要义是促进粮食市场放而不乱,活而有第2页共6页序,切实维护“三者”利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粮食行政执法的调查与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