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开题报告选题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一、本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一)选题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就必须要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行政人员队伍,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建成服务型政府和建成什么样的服务型政府的问题。所以,对行政道德问题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行政道德,大致具有以下特点:一、“损公肥私”、“官僚主义”、“拜金主义”等行政道德失范行为反映出的行政道德观念对新社会历史时期的不适应性和“循礼守份”、“体恤百姓”、“兢兢业业”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下培养的行政道德对新社会历史时期的基本适应性相统一。二、能较好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主体性相统一。三、政府管理方式和政府职能趋于科学合理,“责、权、利”三要素趋于统一。四、对党员提出的始终保持先进性要求和对人民大众基本的、广泛性的要求相统一。五、保留中华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行政道德新理念相统一。总体来说,由于政府的重视和不懈努力,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保持良性发展的态势。但是,公务员队伍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部道德失衡问题。政府公务员作为代表国家和政府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员,将在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政府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职业道德状况也将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目标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说,对我国社会发展中行政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重视度也不够。切实加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应该是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同时也是我国新时期人事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为背景,从理论上12界定了服务型政府、行政道德的涵义和特征,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现状从良性方面和局部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行政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其产生原因,进而思考我国行政道德建设问题的解决路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研究概况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都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具体国情,深入思考、总结行政道德建设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科学指导思想中都有对行政道德深入、准确的分析和极具建设性的要求。我国的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行政道德的学术方面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正式开始兴起的。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变革,道德和利益发生了一定的冲突,我国行政人员的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挑战。研究人员们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在我国的行政道德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思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发展更为迅猛,中国社会又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形势。新时期、新形势对政府自身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多的学者开始分析社会行政道德现状,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思考对策。我国在行政建设问题上的研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也有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如井敏的《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基础、概念、内涵、特征等各方面对服务型政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我国的具体的改革实践提出了“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一个服务型政府”,进而就中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中国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具体思路。然而,经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分析、总结,看到目前对我国行政道德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相关的学术论文较多,而学术专著相对较少;二、相关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特征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而较少注重对行政主体公务员道德建设的研究;三、在研究的视角上也是更多地关注行政组织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