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摘要: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如何把德育落实到实处,如何把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应不断深思和探究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等方面试作探讨。关键词:初中物理;德育教育;渗透;内容;方法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323-01作为一名物理教育工作者,物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学会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我在物理教学中,也不断尝试渗透德育教育,主要从以下方面落实: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1、介绍我国古代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物理科学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例如:我国宋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发现地理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这一现象比西方哥伦布早发现了四百多年,还有像回音壁、地动仪、小孔成像、色散等都展示了历史上的我国科学成就,闪耀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火花,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介绍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使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讲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长江三峡工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在能源方面的成就。在讲授“火箭”时,介绍我国通讯卫星发射情况及神州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的情况,近几年又不断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业务等。在讲“超导体”时,介绍我国超导磁悬浮的研究进展及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情况,这些领域我国都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平时组织物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不断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集科技信息,使同学及时了解我国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科技兴国的意识。3、介绍科学家热爱自己祖国的故事,激励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学习。授课中给学生介绍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了祖国的科技发展,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国工作。“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建国初期,也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回国投身建设,参加和组织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为了祖国的强大,邓稼先数十年来努力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让世人震惊。给学生讲工程专家詹天佑和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等等。使学生懂得科学家不仅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有满腔的爱国热情。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把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不知不觉地注入学生的心灵之中,让学生建立起今天好好学习,明天也要为祖国的建设出把力的意识。二、渗透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教育1、介绍科学家发现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知、务实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品质。教材课后有较多阅读材料,其中大多是实施德育的好教材,学生通过阅读关于牛顿、阿基米德、法拉第、爱迪生、欧姆、安培、焦耳等物理学家的大量材料,近一步了解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操和成功面前不骄不傲、不断进取,在失败和困难面前坚持真理、矢志不渝;如牛顿自幼喜欢读书和思考,后来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在科学上做出那么多贡献,牛顿说:“靠的是日以继夜的思考。”牛顿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他非常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他说:“如果说我曾经看的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们的肩膀上。”欧姆在经济状况和实验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花了十几年的心血,研究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安培失学不失志,坚持自学成科学家,法拉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焦耳在极困难条件下用30余年时间,除了400次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除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