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全覆盖之乡镇审计摘要。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地区聚集了大批经济发达的城市群,他们的县级财力甚至于村级财力都很可观;而中西部地区,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村级经济也必将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加强乡镇审计工作,将集体经济纳入审计范围,有利于保障镇级和村级经济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审计全覆盖;集体经济;乡镇审计如今,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将日益壮大的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且提升到重要位置,极好的诠释了审计全覆盖。XX市某区(以下简称m区)审计局自20XX年开始大力推行乡镇审计,在6个乡镇建立了审计职能部门,将审计延伸至村和社区。本文以m区所辖某镇(以下简称a镇)为样本,以a镇实施乡镇审计后的成效及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审计同仁共同探讨乡镇审计的必要性及如何继续深化乡镇审计。一、a镇开展乡镇审计后的成效(一)a镇经济概况。20XX年是a镇设立乡镇审计职能部门,正式开展乡镇审计的第六年,以a镇政府网站公开资料反映,a镇20XX年度地方生产总值100.79亿元,属于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辖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其中经济实力最强的某村其20XX年村级收入(不含各类补助收入)达2215万元。为了对经济实力有直观比对,笔者查询了20XX年西北五省区统计公报、政府报告等关于地方生产总值的数据,a镇地方生产总值在西北五省区52个地州市排名约48名。(二)a镇开展乡镇审计后的工作实绩。a镇乡镇审计按照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m区镇、街道(区、场)领导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等要求,以“离任必审、任中审计不低于30%”的为审计工作目标,稳步推进全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汇总,20XX-20XX的三年间共对30位党政领导干部、集体企业领导人员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财务收支和工第1页共4页程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111条审计建议。a镇政府对审计结果高度重视,及时责成有关部门采纳审计建议,加以整改,并以政府名义出台8份文件,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a镇的工程审计的要求是,超过3万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必须送审。三年间共审定工程项目1093个,送审金额74673万元,核减金额8725万元,核减率达11.68%。二、对推广乡镇审计的总体判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聚集了大批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群。20XX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2亿元,但是仅广东、江苏等6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304296亿元(明细见表1),6个省市创造了中国36.79%的gdp。这些地区的镇级经济甚至于村级经济的体量都很大,将审计的触角延伸至乡镇,把审计内容扩展到集体经济和集体资源,使所有资源都在审计监督之下,正是契合了“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而对于中西部经济较薄弱地区,以XX省为例,该省20XX年,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4572.3万亩,其中实现土地流转面积456.1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10%。目前国家针对中西部经济薄弱地区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十三五”的意见中提到: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为保障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且伴随流转土地面积的增加,村级收入的稳定增长,中西部地区在村级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实施必要的审计,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了解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项目推动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基层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三、完善乡镇审计的构想(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乡镇审计提供法律保障。目前国家法律对乡镇审计还没有具体规定,仅少数地方制定了涉及乡镇审计的条例。这一方面使得审计的威信大打折扣,起不到应有的监督和惩戒作用;另一方面审计监督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政府出台文件的方式,将乡镇审计纳入国家审计体系。县区基层第2页共4页审计机关可根据上级法律法规,推动当地政府适时出台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相关审计规定,首先是对乡镇审计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保证审计的独立性,保障审计工作的正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