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摘要:初中体育是一门重要课程,在培养初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加强体育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思想教育初中体育是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品格方面具有比较独特的优势。那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体育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1.1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各样的伪科学思想、经济本位论思想及其它不健康思想也趁机而入。因此,必须加强初中体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再教育、加强马列主义修养的提炼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初中体育教师对不健康思想的鉴别能力。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道德观念淡薄的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是不能正确地、自觉地对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1.2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要研究和掌握体育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掘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结合体育知识的学习、观看体育比赛等教学活动,大力宣传我国体育事业的伟大成就和运动员在比赛中焕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效实施爱国主义教育。1.3科学合理安排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初中体育教学时,应该将思想道德教育时刻贯穿、渗透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体育课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还是课余体育锻炼都要明确地有计划地部署、安排。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各运动项目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培养。比如:体育游戏主要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严格执行规则,树立团队意识等优良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机智、果敢、顽强的作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球类教材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着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侧重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机智灵活、锐意进取的思想品质;体操主要是培养学生果敢、机智、遵纪守法、服从指挥、团结一致等优良品质。2.加强初中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2.1了解初中生思想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水平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交谈或问答等方式,来判断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2.2加强初中生对思想道德行为的认识和自我评价初中体育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因此加强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对思想道德行为的认识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通过课堂常规检查、分组教学竞赛、教学中一对一帮教活动、突发事件的处理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或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提高中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促进学生个体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2.3营造具有道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道德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就会学会关心他人、体谅他人、乐意合作与分享等亲善品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道德感染力的学习气氛。3、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3.1说服法说服法强调对学生讲道理,但不是简单的摆事实讲道理。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已有的态度和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时机通过说教来提高他们的认识,启发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被动说教。在体育教学中一般多采用示范讲解,个别谈话与讨论法。这些方法通常能触动学生的心,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便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3.2榜样法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经常介绍体育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外,还应该注意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和教师的表率作用。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