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问题研究——以中海油服为例【摘要】2007年起我国实行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了第8号准则来规范资产减值的相关处理,以此来限制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虽然企业失去了利用计提和转回长期资产减值损失来盈余管理的途径,但仍然存在其他与资产减值有关的手段进行利润操控,粉饰报表信息,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尤其是上市公司通过“大洗澡”加剧亏损业绩,方便在未来年度进行扭亏为盈等的行为,我们必须予以关注。本文选取一家在资产减值问题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上市公司——中海油服为实例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主要内容如下:1.对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进行完整介绍2.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一系列比较3.以中海油服为实例展开综合分析4.对规范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给出建议【关键词】资产减值,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大洗澡,扭亏为盈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经济时代,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着愈来愈高的要求。而会计准则和政策的规定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看到,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资产减值问题渐渐成为各国会计届密切关注的热点。我国为了更严格地规范资产减值的各类问题,在2007年正式施行了第8号的单一准则,踏入了资产减值会计的新纪元。从资产减值会计二十几年的发展史来看,我国在资产减值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只对应收账款计提到规定四项计提,再扩大到八项计提,直到现如今的禁止转回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应该说体现了会计改革的进程。但是,最初施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为了挤出企业财务数字中多余的水分,而如今,由于资产减值在主观判断上的依赖性过高,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所以研究发现,存在诸多上市公司滥用资产减值来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盈亏。因此,准则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抓手。不可否认,当前的资产减值会计还存在些许问题和漏洞,需要我们研究探讨,并找出解决良策。1.1.2研究意义目前,要高度重视上市公司中频发的大量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而引起利润大幅下降,以致亏损的“大洗澡”的现象。这种操纵利润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平衡,也令人对企业是否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而感到怀疑。因此,对上市公司处理资产减值时暴露的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一家在资产减值问题有特殊表现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并对其详细分析。针对该企业所存在的不合理的资产减值问题,指出规范意见,并为我国资产减值问题研究及其发展进步提供新思路、新方向,利于促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往更完善、更成熟的目标前进。第二章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理论概念和发展2.1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概述2.1.1资产的含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里对资产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把资产理解为是某企业或某个体在以前的各种事项中形成的,对其有拥有权或控制权,且在未来可以为企业或个人带来更多经济利益的一种资源。由此可见,基于未来经济利益观,资产的实质便是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对于资产的种类,我们根据流动性的高低标准分为流动和非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里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等的债权、存货等,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非流动资产。2.1.2资产减值的理论分析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未来可收回金额或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减计资产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与资产计价息息相关,作用在于调整资产计价。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在经济学领域,资产代表“未来经济利益”,企业决定对某项资产进行购置决策时,往往是认为该资产的预期经济利益等价于或高于其市场价值。但不可避免的是,在企业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导致资产的真实价值发生变化,真实价值低于取得时的价值的差距便是经济学意义上资产的减值。而在会计学领域,资产减值则是可收回金额和历史成本这两大计量属性的运用,计算出同一资产下这两种属性的计量差异,倘若其可收回金额比历史成本低,即为会计上的资产减值。2.1.3资产减值会计的概念依照会计信息的谨慎性、相关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