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祁氏所论到的《玉合记》中“章台柳”的文化内涵从祁彪佳的视角来看,《玉合记》全文贯穿着“章台柳”这一意象,其自身除了具备文化底蕴之外,还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有所帮助。对笔者来说,其涵盖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特征是具备了很强烈的崇尚自由的精神;第二特征是具备了很显著的男性占主体地位的特点。在祁彪佳看来,作者通过对“章台柳”这一事件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那一时期社会年轻男性与女性抵触专制婚姻的想法以及对自主灵活的恋爱方式的追求,并对统治阶级自身冲突激化而导致的惨烈战争的爆发。由于战争的出现,使广大百姓特别是青年男性与女性蒙受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在“章台柳”的故事,主要歌颂了青年男性与女性间纯洁无瑕的恋爱经历,但也从侧面展现了姬妾的惨烈人生,这恰好符合了作者的表达意图。《玉合记》的创作,一方面与那个时期的社会实际情况相契合,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时文化情况和“章台柳”这一意象所暗藏的文化韵味[19]。在《玉合记》中,“章台柳”故事中描述的文人与妓女的恋爱经历,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文人阶级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方式,揭露了男性对女性以及上层对下层的剥削与压迫。通过微小的情感故事反映庞大的社会现象,以小见大,为后代展示了唐代社会和情感的壮丽图景。具体如下:该段节选自《玉合记》某个小节。由此可见,“韩兄”仅依赖于“几贯腐物”,但是,却又很巧妙地揭示了自己过去也是一名沙场上的将领,最后一个“驾鸾骖上玉京”。在字里行间中,作者展露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并表达那个时期国家百姓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望,文段读来栩栩如生[20]。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势不稳定,频繁爆发的战争导致广大人民无法正常生活。同时,在经济飞跃式发展及商品流通速度提升的背景下,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均刺激了享乐主义风气的出现,并且,上层社会将奢靡的生活方式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在《庄子》中,详细记载了这段文字:“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1”该段文字将战国时期大多数男性自身的欲望描述得淋漓尽致。同时,对于男性来说,生存与种姓繁衍在社会生产力日益成熟化的条件下已不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而男性此时真正的目标是荣华富贵及声色犬马[21-22]。因此,从祁彪佳的角度来看,通过唐代小说,梅鼎祚率先将中国男权社会的相独特要素挖掘出来,并基于“章台柳”所暗藏的深刻文化意蕴,对其进行充分展现。结语作为明代有一定影响的政治家和戏曲家,邓彪佳自身创作的《远山堂曲品剧品》直到今天仍被人所提及,主要在于其间蕴含了众多有价值的思想内容。邓彪佳的文学批评理论至今依旧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同时,在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玉合记》也是一部极其经典的作用,其作者是梅鼎祚。而由于祁彪佳对《玉合记》的戏曲评论,所以让该部戏曲更加具有理性特征。但是,在中国文坛和戏曲1出自《庄子(外篇)·至乐》.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7领域中,骈俪文体与骈俪派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这是为世人所共鸣的。我们在分析时不应将其两者分散开,除了要挖掘其自身的益处之外,还应正视其自身的弊端与不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