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与管理毕业实践报告我是浙江湖州长兴电大12建筑与施工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根据浙江湖州长兴电大的教学安排,我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利时广场工程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毕业实践。借此机会让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展现,并且能够取长补短拓宽我的知识面,是我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在我这段时间的实习过程中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现实践学习即将结束,特总结如下:一、工程简介本工程为长兴利时广场商业的续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65435平方米,地上约138491㎡,地下共26944㎡,地上包括一幢23层的公寓式酒店、一幢26层的酒店及4层商业裙房;其中地下室除后浇带外结构工程已完成,地面A区已完成至三层楼面结构,B区已完成至二层结构楼面,C区已完成地下室顶板结构。二、实习内容首先熟悉有关设计图纸,学习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管理文件,掌握其实际实施情况,在这段实习中的每一天,我都要有认真的态度,向同事级积极请教工作上的问题。通过这次实习了解到了施工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第1页共7页的几个问题:1.人员管理基层的人员素质是一直制约建筑行业的深度有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教育基层水平参差不齐,且大多数农民工工作在工地基层建设,这类群体的受教育程度较低,难以进行在同一水平培训,安全的重要性是难以深入理解。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分工明确,细致,很容易导致施工管理出现问题。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最广泛的施工人员中,施工人员的文化背景差异和分歧风俗等,但也有流动性,分散性,一次性等特点。2.建筑工程质量另一个大问题是建筑市场施工质量存在不高,现在是隐蔽工程的质量令人担忧,虽然技术有所提升,施工过程中也得到了改善,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的追求仍然是不合理的降低成本,没有认识到建设成本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事实上,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不能有效地保护了项目的质量。3.建筑工程体制管理建筑工程的工程管理体制并不健全。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足够的重视建设项目的管理,导致相应的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建立,工程管理体制的建立了可以帮助调节建造工程行为的,起到约束作用。由于一些第2页共7页建设项目没有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因此该项目的施工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松弛发生于工作,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不能顺利的在该项目的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4.建筑工程监管在一些建设项目中,为了省钱,有出现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人员现象。为确保施工质量,加强项目管理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施工单位不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忽略这一重要职务的执行,即使有一个相应的管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素质,从而导致建设项目的效率仍然很低,不利于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任其长期的趋势持续下去,中国的建筑行业是无法得到进步。三、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从上述问题中发现了建筑企业想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需做到以下几点:1.人员管理的合理配置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复杂,各种各样的材料,施工行业和越来越多的子单元,多交叉结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现场管理的技术准备。首先,你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合同的具体施工要求,在最大程度上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项(节)目,考虑到自己的资源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组织施工方案。只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熟悉具体施工过程,要确保控制施工过程的每一个流程步骤,并在紧急情况下,有各方面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工程。第3页共7页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建筑劳动力需求,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劳动和有效部署,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应遵循“动态均衡,整体优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工配置,流向整体布局,同时建立劳动的整体优化,保证劳动力供给的平衡,并根据组织劳动力和其他机制建设的需要,保证正常的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