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进入学点一学点二用溶质固体配制时,计算其用量后所需操作是“称量”,所需仪器是“天平”,用浓溶液配制时,计算其用量后所需操作是“量取”,所需仪器是“量筒”或碱式滴定管.学点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有何相互关系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物质的量浓度(cB)(1)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B的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简称,其常用的单位为或。物质的量cBmol·L-1mol·m-3【解析】先根据公式n=m/M求氯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公式c=n/V求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求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多种解法,可根据质量求;可根据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求。解:26.5gNaCl的物质的量为:n(NaCl)=26.5g÷58.5g·mol-1=0.453mol。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Cl)=n(NaCl)/V[NaCl(溶液)]=0.453mol÷0.5000L=0.906mol·L-1。求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有以下多种方法。方法一:w(NaCl)===26.5g÷500.0mL×1.05g·cm-3=0.0505。方法二:由于cBMB=wB·ρ[B(溶液)],所以w(NaCl)==0.906mol·L-1×58.5g·mol-1÷1.05g·cm-3×1000=0.0505即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分别是0.906mol·L-1、5.05%(或0.0505)。m(NaCl)m[NaCl(溶液)]m(NaCl)V[NaCl(溶液)]×ρ[NaCl(溶液)]c(NaCl)·M(NaCl)ρ[NaCl(溶液)]*对应训练*1.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L,密度为ρ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用w、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用c、ρ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mol·L-1m58.5V10ρw58.5mol·L-158.5c10ρ%100-w100wg学点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1.容量瓶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的溶液的精密仪器。容量瓶的结构特点为颈、形、底,瓶口配有塞或塞,瓶塞专用。容量瓶上标有和两个数据,条刻度线。2.配液步骤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主要步骤是:→称量(或)→(或)→→定容。转移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长梨平玻璃磨口塑料温度体积一计算量取溶解稀释附:托盘天平的使用应注意的问题①每套砝码只对一架托盘天平适用,对其他天平有误差。因此,不要将砝码和托盘天平随意对调。②取用砝码和拨动游码都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拿,因手上有汗渍等污物,若用手拿,会腐蚀、沾染砝码、游码,使它们的质量标准失真。③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④任何热的物品都不能用托盘天平测其质量,原因一是损坏托盘天平,二是测得的物品质量不准确。⑤任何化学药品都不能直接接触托盘天平的托盘,原因一是防止托盘被腐蚀;二是防止不同的化学药品相互污染。⑥溶解:用洁净的量筒量取约50mL蒸馏水倒入盛Na2CO3的烧杯中,用洁净的玻璃棒轻轻搅拌烧杯内的混合物,直至Na2CO3全部溶解,并将Na2CO3溶液的温度恢复至室温。说明:a.所用的烧杯、玻璃棒和量筒等仪器要预先洗涤干净。b.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有的要放出热量,有的要吸收热量,由于容量瓶不能经受骤冷和骤热,它的标定容积又是20℃温度下的值,因此溶质预溶后形成的溶液必须要恢复至室温。c.已准确称量的一定质量的溶质不能再有损失。d.搅拌烧杯中的混合物时要小心轻拌,防止打破烧杯,不能有液体溅出。⑦转移: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内,操作方法如图1-2-4所示:图1-2-4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附:容量瓶的使用应注意的问题:a.容量瓶的规格(容积)要与所配制溶液的体积相对应。b.容量瓶在使用前先检查是否完好和瓶口与瓶塞之间是否漏水,只有完好、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操作如图1-2-5所示图1-2-5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c.烧杯内的液体向容量瓶内倾倒时,要用玻璃棒将液体引流至瓶颈内刻度线以下,棒的下端靠在瓶颈内壁的刻度线以下处,棒身立于瓶口的中央。⑧洗涤: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