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数学互动交流模式的构建宜城二中吴志涛摘要: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要求课堂进行互动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何谓互动?顾名思义:“互动需要两方面或者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平等,互相信任,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而形成的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模式。”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法主体地位教学的最好方法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何谓互动?顾名思义:“互动需要两方面或者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平等,互相信任,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而形成的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我以自己教学实践谈谈感悟。一、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提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教师是学术专家和权威,教学以教师讲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仅仅是灌输给学生,重教而不重学,故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充分发挥。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也忽视了数学作为各种社会学科最基本工具的本质,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教师喊累学生喊苦,效果较差,耗时又耗力。二、互动交流式教学法的内涵互动交流教学是师生及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是教与学互相结合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式的问辨、探讨与交流,教与学双方是良性互动交流,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过程。这种活动首先是动脑,但更是动情、动手,把肢体的动与思想感情的动联合起来。在建立师生平等的情感基础上,设置各种类似于现实的环境,采用多种互助合作方式,优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三、高中数学中互动模式的意义互动交流,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个性发展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数学作为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采用多种协作方式,优化师生交往,促进学生发展。因此,互动交流教学的应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是适应国家提出的独立自主,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方针。四、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策略1、高中数学中互动交流模式情景创设策略。情景创设策略是利用各种与新课内容相似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使其在上课之初就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策略。例如,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声,色,彩,使其具有强烈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学生才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交往互动交流。具体来说,情境创设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1)利用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创设情境。例如高中数学“椭圆及其基本性质”一节,先创设情景,介绍生活中形形色色实例中存在的椭圆,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提出问题怎样去画出一个椭圆,最后用即将讲到的椭圆定义去作出一个椭圆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新学习知识的印象,也可提高他们自己的主观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2)设置疑点创造情境。“好奇”发个体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促使人完成许多超乎想象的事情。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互动交流教学中恰当的设计疑点和悬念,使他们急于想知道谜底而又只能让其在一步步教学互动交流中逐步解开谜团。教师通过在教学进程中设置疑点,紧抓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并完成全部课堂教学互动交流。2、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学生探究式策略。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学习课本知识,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大多数的高中生对教师仍然存在着很强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