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密切联系着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真分析学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努力构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学习动机激发策略体系。【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动机;策略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高技能型人才,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有赖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中等职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中等职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中等职校教师不仅要重视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也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要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已在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是提高中等职校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举。在此,我们对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23个专业4579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16份。其中男生95人,女生121人。我们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中职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中职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对策。一、中职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一)中职生学习动机存在内隐性在调查中,90.7%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学习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中等职校。72.4%的学生认为自己已失去学习的动力,不想学习。但是,有96.3%的中职生认同“来到中等职校是人生的转折点,是重新开始的机会”。看似相互矛盾的调查结果,隐藏着中职生渴望学习的心理。虽然他们长期将自己或被别人定位于“后进”的角色,外在表现常为无所谓、自暴自弃等等;但内心还是积极要求上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希望自已在新的学校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二)中职生学习动机存在不稳定性在调查中,82.2%的学生认为“只要努力学习,中职生同样也有美好的未来”。但是94.2%的学生在中等职校学习时从来没有形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因此,中职生的学习动机相对较弱,动机的强度还不足以或完全改变自己原有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产生有力的影响。因此,中等职校教师的工作重点必须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创设学习氛围,刺激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实际行动。(三)中职生学习动机存在阶段性中职生学习动机的阶段性表现是非常明显的。在调查中,在回答“对以后的学习是否充满期待”问题时,刚进中等职校的学生中,有98.5%的同学回答是或应该是。而高二的学生,回答同样的调查问题时,30.5%的同学回答是或应该是。而对即将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进行调查时,80.3%的同学回答是或应该是。因此,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校时间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类似余弦图像的曲线。而不是大家所期望的正比例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反思的。因此,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需要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为目标,有效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动机,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有效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根据当前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按照中职生的学习进程,在入学准备阶段、学习进行阶段和学习结束阶段,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策略体系。(一)在入学准备阶段,以强化认识为抓手,优化学生学习动机地激发入学准备阶段是指学生刚刚入学,对中等职校的适应阶段(1-2个月)。这一阶段的中职生,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入学,对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都感到很新奇。很多学生会将中等职校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人生新起点。此时学生表现出来想改变学习状态的意识比较浓,但随机性较强。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