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湛江市第二十小学凌栋志前总理朱鎔基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对学生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该如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呢?一、关爱和赏识学生有了好的教育,“差生”不差;缺乏好的教育,“天才”也会夭折。什么是好的教育呢?好的教育就是要我们以探索者的敏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势,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好的教育就是要我们能蹲下来看每一个孩子,能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能感觉每一个孩子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这让我想到我班,想到那个让我伤透脑筋而又无可奈何的梁华剑。经常是老师站在教室里等他回来上课的。课堂上,他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拿手、脚动别人,搞到坐在旁边的同学也上不好课,再不然就是老师说一句,他说两句,还经常不完成作业。课外更不用说了,欺负小同学,三天两头就有家长找我“告状”。我用尽了各种方法,课堂上经常表扬他:“看梁华剑今天坐得多好!”“梁华剑今天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真棒!”“这字写得真好……可是他对我的表扬表现得非常无所谓。为了让他把用在滋事生非上的精力派上用场,我在征求同学和他的意见后,让他当值日班长,负责监督卫生和倒垃圾。他非常积极地坚持了两天,我也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可是他很快又失去了兴趣,依然故我。我开始怀疑那句经典的话: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为了尽快走进他的内心,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不断反思,是不是我在生活上对他的关心不够,是不是我还不了解他,是不是他体会不到我对他的关心呢?是啊,我觉得我没有走进他的心里。这学期,刚开学我就一直留心注意着他。开学第二天,我让同学再为班集体捐书,第二天一早他就拿着两本漫画书交给我,这回我多了一个心眼了,他捐的书跟上学期捐的一样——漫画书,我想:他是不是很喜欢看这漫画书呢?我笑着说:“你很喜欢看这书吗?”他有点不好意1思地说:“是啊,这书很有趣!”“这么有趣的书,老师也想看,你能不能先把里面的内容跟教师讲讲?”我说。“当然没问题”说完他就低下头给我讲起故事来。没想到平时成绩较差的他讲起故事还挺有条理的。不知不觉,上课铃响了,我说:“这些故事都挺有趣,下次再给老师讲。”他高兴地“跳”回位置。那节课,他坐得非常端正。班会课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在班里负责管一件事,他还是把倒垃圾领下来了。这两个星期他每天都能把垃圾倒了,有时还主动跟大伙一起打扫卫生。他依然还是那么喜欢漫画书,课间我也还会和他一起看并讨论漫画书里的内容。上星期我还到他家家访了,看着他腼腆的笑容,我想我找到了走进他心灵的小路了。因为他不再拒我于千里之外,也不再对我的表扬无所谓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和智慧力量。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多个角度赞美学生的努力,乐于从多个侧面肯定学生的优势。学生才能体会到他被尊重,被重视,才能扬起自信的风帆。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早晨,走进教室,我习惯性地看向教室的卫生角,眼前的景象却让我忍不住想发火:两个盛满垃圾的桶歪歪扭扭地躺在那,扫把倒了一片,地上还有些零零碎碎的纸片。外加一群吵吵闹闹的小家伙,真是“目不忍睹”。我强压住怒火,坐在讲台上观察了一会,发现没有一个人想起要去打扫和倒垃圾。上课铃响了,班长正组织同学朗读课文,我示意孩子们停下来“老师想教大家做一件事。”孩子们好奇地看着我。我走下讲台,来到卫生角,捡起一把扫把放好,然后再一把……把扫把排得整整齐齐的。这时,班长走过来,红着脸说:“老师,让我来。”几个值日生也赶快站起来,快步向卫生角走去……有时我们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