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水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生命的必需品,也是环境生命的“血液”。在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充沛,但人均占有量少之又少,仅居世界88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业,用水的状况都十分紧张。我国虽为水利大国,但水利建设任务任重道远。水利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其正常运行是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是水利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我国的数量众多,在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环境保护、农业灌溉、旱涝灾害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的逐步深化,传统的体制已经稍显滞后,各种问题频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的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经费、管理人员等问题日益突出,许多水管单位运转失灵,难以为继,这些水利工程项目不仅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也使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也给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故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的改革极为紧迫。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探究。文章在概述了水利工程的相关理论之后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同时概述了国外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体系的情况,并指出不同国家的可借鉴点,最终结合本国实际,提出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方向与改革措施。文章整体分为六大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和思路,为文章奠定框架。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对组织变革与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单位性质、事业单位的内涵及组织特征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产权理论进行了概述,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的概念进行界定,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水管单位体制现状及建邺区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体制现状。其中对我国水管单位体制现状、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机构内部人员配置和基本福利概况、运营常态进行具体说明。第四部分在介绍了建邺区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管理体制模式为成立事业站所、成立灌区委员会或用水户协会、民营投资自我管理,并对建邺区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后,采用访谈法对南京市建邺区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管理体制进行了论述,指出建邺区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即产权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组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员流动难、单位缺乏活力,水利工程管理认识不足以及资金缺乏、经费落实不到位,接着从五个方面点出造成该种情况的原因,即重建轻管思想严重、管护资金严重不足、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农民参与意识淡薄以及水利规划缺乏科学性。第五部分对国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概况进行了论述,包括日本、美国以及荷兰的工程管理单位体系概况。最后点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路径与具体措施,在路径方面指出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以及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同时指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即构建灵活用人机制和内部分配机制进行管理、改进经济优惠政策、完善公益性效益补偿、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开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民参与以及做到管养分离进行科学规划。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的变革进行探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通过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的历史演变的梳理,对中国现行的水利工程系统的研究和体制模式的分析,总结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深入挖掘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针对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操作性强的改革建议,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分析借鉴。在实践中,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不仅是国家的水管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支持,为国家水利事业、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体制改革ABSTRACTWaterisoneoftheindispensablematerialresourcesin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Itisnotonlyanecessityofhumanlife,butalsothe"blood"ofenvironmentallife.InChina,thetotalamountofwaterresourcesisrelativelya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