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摘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高校德育工作在内容上两者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高校德育可以为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德育工作;互动关系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1—0240—02高校在利用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大众媒介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媒介素养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和利用能力。媒介素养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提高广大公众的媒介素养的宗旨是,使他们能积极合理地利用媒介、消费媒介产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密切,媒介素养的高与低,关乎利用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成败,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在内容设置上的关系从目前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2)培养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3)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力;(4)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生活、工作、发展服务等诸项内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则十分宽泛,《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列出的高校德育的内容有十个部分共33条。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由此可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两者之间的内容有一些交叉之处。首先,媒介素养的提高,是大学生综合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质提高的表现之一。现代高等教育中,要不断培养口径宽、见识广、能力强、基础厚、素质高的学生,要求高校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素质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概念,除了德、智、体、美、劳以外,还应该注重实际能力、知识储备等,应该说,大学生媒介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力,这一点实际上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极为紧密。因为大学生在使用大众媒介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本我”真实地暴露出来,这可以充分地展现大学生的思想的现状。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社会公德现状有时候在使用媒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心理健康状况、个性心理品质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等在使用媒介中都有很直接的表现。从一些个案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两者之间在研究内容上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如今,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有的大学生不能很清楚地辨别与分析,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和影响。这也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不高的一个体现,这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媒介传播的国外的政治思想时,有时可能会采取批判的、扬弃的态度,有时也可能宣传了错误的观点,大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批判意识,没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以至于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世界观。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很多内容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当然,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更为广阔,而媒介素养教育更倾向于素养的提高,对媒介的使用能力的提高等。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可以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媒介性质和功能,提高大学生媒介使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可以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很好的平台,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媒介素养的提高,可以优化高校德育的方式,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从传此资料由网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