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5125/1/15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2.理解“浩然之气”和理解“浩然之气”和““大大丈夫”气概的基本内涵;丈夫”气概的基本内涵;3.3.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师的人格魅力。25/1/153第一则第一则25/1/154(公孙丑问曰):(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敢问夫子恶乎长长?”?”曰:“我曰:“我知言知言,我,我善善养养吾浩然之气。”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译文: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译文: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一方面呢?”孟子说:“我孟子说:“我懂得言辞懂得言辞,我,我善于善于培养培养自己自己的浩然之气。”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25/1/155曰:“难言也。其为气也,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至大大至至刚,刚,以以直养而直养而无害无害,,则则塞于天地塞于天地之间。其之间。其为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气也,配义与道,无是是,,馁馁也。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也。行有不行有不慊慊于心,则于心,则馁馁矣。”矣。”译文译文:孟子说:“很难说。它作为一种气,:孟子说:“很难说。它作为一种气,最最为为盛大,盛大,最最为刚强的,为刚强的,用用正义去培养它而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不加损害,,就就会充塞在天地之间。它会充塞在天地之间。它作为作为一种气,和义与道相一种气,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配合;没有这些这些,就会,就会萎靡不振了萎靡不振了。。这气是积累义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取得它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取得它的。的。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气)就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气)就萎缩萎缩了。”了。”25/1/156我我故故曰,告子未尝知义,曰,告子未尝知义,以以其其外外之也。之也。必必有事有事焉,而勿焉,而勿正正,心勿忘,勿,心勿忘,勿助助长也。无长也。无若宋人若宋人然然::宋宋人人有有闵闵其其苗之不长而苗之不长而揠揠之者,之者,芒芒然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病矣!予助矣!予助苗长矣!’苗长矣!’译文: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做集义养气的事,但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时刻惦记着它,但不要促使他生长。不要像宋人那样:宋国有一个老是忧虑自己的禾苗不长而去拔苗的人,很疲倦地回到家中,对他家里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25/1/157其子其子趋趋而而往往视之,苗则视之,苗则槁槁矣。天下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不耘耘苗者也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非徒徒无益,而又害之。”无益,而又害之。”译文:他的儿子译文:他的儿子快步快步赶赶去去一看,禾一看,禾苗都苗都枯萎枯萎了。天下人帮助禾苗生长的是了。天下人帮助禾苗生长的是很少的。以为集义养气没有用而放弃它很少的。以为集义养气没有用而放弃它的,,是种庄稼不的,,是种庄稼不锄草锄草的人;促使它生的人;促使它生长的人是拔苗助长的人,长的人是拔苗助长的人,————不不仅仅没有没有用处,而且还损害了它。”用处,而且还损害了它。”25/1/158第二则第二则25/1/159景春曰:“公孙衍、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仪岂不诚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熄。””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不真真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就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没有没有战事战事。”。”25/1/1510孟子曰:“孟子曰:“是是焉焉得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乎?丈夫之冠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