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肿瘤化疗的毒性反应与护理摘要:现今国内外对于肿瘤化疗的毒性反应研究较为深入,已经明确了诸多毒性反应。但是在此类毒性反应护理方面尚处在摸索阶段。尤其我国相关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化。针对此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以石家庄市第一中心医院肿瘤科160例接受肿瘤化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围绕各类毒性反应及其护理展开探讨。最终得以明确肿瘤化疗病人常见的毒性反应以及具体的护理措施。研究创新点体现在问卷调查这一研究方法的应用以及毒性反应最佳护理措施的明确。这一研究的进行可为肿瘤病人的有效护理提供依据,从而降低与减轻肿瘤化疗的毒性反应,提升肿瘤化疗病人的预后水平以及生存质量。关键词:肿瘤化疗毒性反应护理化疗即采取药物疗法对相关疾病实施治疗,包括恶性肿瘤、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发的疾病等。在临床领域通过化疗途径治疗肿瘤方面,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不恰当的给药途径、药物自身因素(诸如选择性差等)以及不当护理等因素,会导致药物有效治疗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机内内部健康细胞产生反作用,会会直接或间接伤及这些细胞,如此会导致机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即毒性反应。为了进一步明确肿瘤化疗毒性反应以及相应的最佳护理措施,展开了本次研究。此次研究有助于促进化疗治疗肿瘤有效性的提升,同时最大程度减轻或消除化疗毒性反应,为有效、科学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打下良好基础。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160例在2016年1月至次年1月期间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心医院肿瘤科接受肿瘤化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中,化疗导致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n=20)、胃肠道毒性反应(n=20)、肺毒性(n=20)、泌尿系统毒性(n=20).在年龄方面,最低者为18岁,最高者为61岁;女性、男性分别为76名、84名。研究对象所患疾病有: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淋巴瘤等。1.2研究方法1.2.1调查问卷法第一阶段:在石家庄市第一中心医院肿瘤科选取160例肿瘤化疗病例包括骨髓抑制(n=20)、胃肠道毒性反应(n=20)、肝脏毒性(n=20)、泌尿系统毒性(n=20)。通过调查问卷形式组织此次调研。第二阶段:根据调查问卷总结出以上四种毒性反应的最佳护理措施并将160例病人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再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问卷总结的最佳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过一段时间回访病人病情的缓解情况以及痛苦减轻程度。1.2.2文献分析法此方法是围绕“肿瘤化疗的毒性反应与护理”这一课题的相关内容,以“肿瘤”、“化疗”、“毒性反应”、“护理”为主题,对近期发表的所有期刊、硕博士论文以及会议论文进行广泛地检索。然后对所检索到的论文进行梳理,对与课题相关的所有资料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从中汲取与总结有助于全面与深入阐述本课题研究的有利信息。2研究结果2.1肿瘤化疗的毒性反应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在针对“化疗过程中您出现哪方面的毒性反应?”这一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方面,对160例接受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所填写内容进行总结,发现,化疗时可能会发生下述毒性反应:骨髓抑制、肠胃道毒性反应、肝脏毒性反应、泌尿系统毒性反应。这些毒性反应中,胃肠道毒性发作具备最高发生率,达53.75%;其次为骨髓抑制(35.00%)、发生率最低的为肝脏毒性反应(5.63%)。此外泌尿系统毒性反应(7.50%)。表1化疗过程中毒性反应发生状况毒性反应类型例数(n)发生率(%)骨髓抑制5635胃肠道毒性反应8653.75肝脏毒性反应95.63泌尿系统毒性反应127.52.2肿瘤化疗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病例说明通过对160例被调查病人的病例资料中病人主诉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较为客观地获取到各项肿瘤化疗毒性反应主要的临床表现,具体的总结结果详见表2。表2肿瘤化疗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情况毒性反应类型主要临床表现骨髓抑制血小板、血红蛋白、粒细胞与白细胞等血液指标降低。胃肠道毒性反应腹泻、恶心、呕吐、食管炎等。肝脏毒性反应恶心、食欲不振、腹泻、肝区疼痛、腹胀等。泌尿系统毒性反应泌尿道刺激反应、肾小管损伤、出血性膀胱炎、月经不调等。2.3肿瘤化疗毒性反应的预防与治疗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