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滚动检测(六)第十七至二十三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此诗的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B.爱国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2.法国作家蒙田说:“一个知道如何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而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之人。”其主要宣扬的思想潮流是()A.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人文主义3.《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①文艺复兴运动发展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③启蒙运动兴起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A.18世纪中后期B.19世纪前期C.19世纪中后期D.20世纪前期5.1879年严复“海归”,任教于北洋水师学堂,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严复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次次名落孙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科举制影响巨大B.严复学贯中西C.科举制已经失去选拔人才功能D.严复想取得更大功名,以便宣传维新思想6.(2012·莱芜模拟)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①“两弹一星”1②南优2号③穿珠算盘④“天宫一号”与“神舟8号”对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2012·蚌埠一模)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临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8.“……产生于清末的新知识分子群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其他哪一个阶级经济利益的代表,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知识分子”()A.作为一个群体形成于清末B.承载了更多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C.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D.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9.(2012·常州模拟)巴尔扎克写道:“写《人间喜剧》的念头来自对人类和动物界之间进行的一番比较,社会同自然界是相似的。……如同动物有种类的划分,社会过去存在着、将来还永远会存在千殊万类。既然布丰竭力通过一部书来表现动物界的全貌,那么不是也应当给社会完成一部类似的著作吗?”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的目的有()①用小说研究人类社会的状况②用小说描述人类社会的历史③用小说研究人和动物的区别④用小说反映动物世界的全貌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法国作家乔治·桑曾对某一文学流派做如此评价:“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以下名著属于这一流派的是()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B.《安娜·卡列尼娜》C.《马拉之死》2D.《向日葵》11.“他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俄国革命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这是对下列哪位人物的高度评价()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雪莱D.雨果12.下图所示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名著,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A.揭露社会问题B.表现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C.鼓吹暴力革命D.崇尚理性主义13.“我生来是农夫,死了也还是农夫。”只有这样一位尊敬劳动者的画家,才能够把劳动者描绘得那么高贵、那么从容。这位画家是()A.大卫B.德拉克洛瓦C.米勒D.莫奈14.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主要有()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②贝克特的《等待戈多》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④凡高的《向日葵》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5.(2012·南京、盐城一模)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