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制造过程中的这些危险,你知道多少?氨(NH3)常态下是有特殊气味的强刺激性气体,密度0.771克/升(标准状况),相对密度为0•5971(空气=1),易燃,自燃点为651°C,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5.7%~27.4%)。氨气常温加压即可液化(临界压力114MPa临界温度132.30C沸点为33.42C、凝固点为-77.712。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氨主要用途是生产氮肥,还用于生产硝酸、纯碱、化纤、塑料、橡胶、医药、染料和爆炸晶,液氨可用作制冷剂。I*1天然气(主要成份为甲烷)经脱硫后与水蒸汽混合,先进入一段转化炉,在压力3.6MPa、温度834C和镍系催化剂的作用下,大部分甲烷转化为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然后在二段转化炉引入空气在炉内燃烧继续进行转化,同时提供氨合成的主要成分氮气。转化气中的一氧化碳在高、低变换炉中于426C、224C和铁系、铜系催化剂作用下与水蒸汽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在脱碳塔用苯菲尔溶液吸收,溶液中二氧化碳反再生释出作为副产品。脱碳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于甲烷化在354弋和镍系催化剂作用下与氢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蒸汽。最后,氮氢混合气用合成气压缩机压缩到24MPa送入合成塔,在540弋和铁系催化剂作用下氮氢气进行合成反应,出塔气经冷却使氨冷凝分出即为合成氨产品。合成氨生产所用原料(天然气、石脑油、渣油),中间物料(甲烷、氢、一氧化碳)、产品(氨)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合成氨生产的物料(易燃易爆、有毒)和工艺条件决定其具有极大固有危险性,事故统计表明,化工系统爆炸中毒事故最集中的就是合成氨生产。爆炸——合成氨生产中的化学爆炸可归成三类。一是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扩宽,气体物料一旦过氧(亦称透氧),极易在设备和管道内发生爆炸;二是高温高压气体物料从设备管线泄漏时会迅速膨胀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或因高流速物料与裂(喷)口处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着火和空间爆炸;三是气压机等转动设备在高温下运行会使润滑油挥发裂解,在附近管道内造成积炭,可导致积炭燃烧或爆炸。高温高压可加速设备金属材料发生蠕变、改变金相组织,还会加剧氢气、氮气对钢材的氢蚀及渗氮,加剧设备的疲劳腐蚀,使其机械强度减弱,引发物理爆炸物理爆炸后往往接着发生化学爆炸。中毒一一合成氨生产中,液氨大规模事故性泄漏会形成低温云团引起大范围人群中毒,遇明火还会发生空间爆炸。一氧化碳、硫化氢的中毒频度和严重度则都是化工生产中最高的。1一氧化碳⑵严防物料互窜用煤造气须严防煤气窜入鼓风机系统(常发生在鼓风机突然停电停机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鼓风机开机前必须置换分析以防鼓风机和空气支管、总管爆炸。用重油造气时,若氧压机停车则氧气管道压力下降,高温煤气会倒窜入氧气管道引发爆炸,斤以氧气管道要装设压力报警器、止逆阀和自动加氧装置。为防止氧气窜入氮气系统发生爆炸,亦应装设可靠的止逆装置。在变换净化部分:要严防下游气体(其氢气含量已大大提高)倒窜回上游,因而要装设必要的液封、放空、止逆等装置;严防脱硫塔、脱碳塔、铜洗塔、碱洗塔发生泛液和出口气体带液,这会造成高压机液击,甚至引起恶性爆炸。为此应精心控制气体流速、精心控制塔中液位,同时保证液位计灵敏可靠、防备出现假液位。(3)防止可燃气体物料泄入空气引发空间爆炸,应合理布点装设在线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及时发现泄漏及时处理,呆证液封和安全放空设施功能正常。2防止物理爆炸关键是保证设备、管线(尤其是弯管、弯头)、接头的机械强度和密封,—定要定期检验和检修。严禁带病运转。贮罐、气柜物理爆裂会引起大规模泄漏,应大范围(包括厂外)禁火禁电、疏散人群。3中毒和噪声控制(1)作业现场应合理布点装设一氧化碳、硫化氢、氨的监测报警器;有条件的企业应建设事故氨吸收处理系统,设气防站。对这些气体可能出现的场所,必须施行监护作业,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器,配备送风式或自给式呼吸器。(2)噪声超标岗位应采取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难以达标的岗位应为职工提供耳罩、耳塞或护耳器等防护用品。(3)变换净化岗位可适当设置洗眼器或水淋洗设施。1转化反应炉该炉是合成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