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歌:谁最羞丹徒区高桥中心幼儿园吴云设计意图: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对家人还有强烈的依赖心理。诗歌《谁最羞》短小、简单,表现了各种动物形象自主独立的心理。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因此我用PPT设计了一张简单易懂的诗歌结构图,试图通过观察、猜测、表演、体验等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借助诗歌中的“小袋鼠,羞羞羞”的形象寓意,鼓励幼儿像小鸡、小鸭等小动物一样“长大了要自己行走”,尝试自己克服困难,从而帮助幼儿迈开“独立”的人生第一步。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学会辨认儿歌结构图上的各种标记,感知小鸡、小鸭、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2.感受儿歌天真活泼的情趣,体验小袋鼠的害羞心理,知道小朋友长大了要自己走。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一、出示PPT,观察儿歌结构图,产生学习儿歌的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原来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呢!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些动物朋友哦!会有谁呢?听!叽叽叽,叽叽叽。会是谁来了呢?(教师点ppt出示小鸡和鸡妈妈图片)师:小鸡和鸡妈妈,是怎么来的呀?(和幼儿一起用手握成小鸡嘴巴的样子,一边做动作并回答)叽叽叽,叽叽叽。师:还有谁呢?你们看!(出示小鸭子的图片)爱游泳的小鸭和妈妈也来啦师:跟在小鸭后面的是谁呢?(出示小兔图片)原来是小兔和兔妈妈呀!师:再来看看还有谁?(出示袋鼠图片)师:这么多小动物来和我们做朋友,真高兴。我们一起向好朋友打个招呼,欢迎它们来做客!众幼:你好!小鸡你好!小袋鼠你好!欢迎你们的到来!二、熟悉并区分儿歌结构图中各符号的特征,自主学习儿歌。(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及其身后的符号,初步了解儿歌内容。师:咦!小动物身后还有一些符号呢!这些符号像什么?猜一猜,这些小动物到底在干什么呀?师:小鸡和鸡妈妈身后有什么标记?这个标记像什么?幼:像小箭头。幼:有点像小鸡走路的小脚印。幼:说明小鸡是这么走路的。(幼儿手指小标记指向。)师:你们讲得真好。这个有点像小鸡脚印的小标记就是告诉我们小鸡是怎么走的。我们可以用完整的话来说“小鸡,跟着妈妈,走走走”。你们会说吗?跟老师一起说一说吧!(师幼一起边念儿歌)(2)鼓励幼儿继续观察儿歌结构图,猜测儿歌的第二段、第三段的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师:小鸭和鸭妈妈的身后有什么标记?这个标记像什么?猜一猜,小鸭子和妈妈在干什么?幼:小鸭子在游泳。师:你是怎么知道小鸭子在游泳的?幼:有水,在河里。幼:有水,小鸭子,游!游!游!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非常好。“小鸭,跟着妈妈,游!游!游!”(师幼起立模仿鸭妈妈带小鸭子去河里游泳,边游边念这句诗歌。)师:小兔子和兔妈妈的身后有什么标记?幼:有个箭头。师:对。那这个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呢?猜猜,小兔子和兔妈妈在干什么?幼:小兔子是往上跳的。幼:小兔子往上跳,跳,跳。(一边说,一边在座位旁跳了起来。)师:你们真聪明。小箭头朝上是告诉我们小兔子是跳着走路的。这是一句小兔子的儿歌,谁来连起来看着图念一念?幼:小兔,跟着妈妈,跳!跳!跳!(教师鼓励幼儿一边念这句儿歌一边跳到教师周围。)三、学习儿歌第四句,体验小袋鼠的害羞心理。(1)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儿歌结构图,分辨其他小动物的妈妈和袋鼠妈妈有什么不同。师:你们仔细看一看,小袋鼠在哪里呢?幼:妈妈抱着呢。师:小鸡、小鸭、小兔子都是跟着妈妈自己走的,小袋鼠是怎么样的?幼:它要妈妈抱,真难为情!幼:小袋鼠是大懒虫。(这时幼儿都哈哈大笑起来,嘲笑小袋鼠。)师:瞧,小袋鼠被你们这么一笑,脸色都变了。变得怎么样了?幼:它难为情了,脸都红了。师:真的,小袋鼠的脸变红了。(点击PPT,小袋鼠的脸变红)小袋鼠听见大家笑话它,会怎么想?幼:它会不开心的。幼:难为情,脸就红了。幼:害羞了,下次不要妈妈抱了。师:小袋鼠听了小朋友的话,害羞了。请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身体动作来表示害羞的样子呢?(2)鼓励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示“羞”。(3)小结幼儿的回答,并和幼儿一起带着害羞的表情朗诵这句儿歌,注意纠正幼儿“羞”的发音。师:跟老师一起边念边做做害羞的样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