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导学案【学习要求】1.了解协商的用途和特点。2.进行协商训练,掌握协商的方法和技巧。【学习重点和难】熟悉掌握协商的方法和技巧【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自读教材,熟悉协商的定义、特点、原则和方法。2.熟读文中案例,思考:王女士和销售经理在协商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方法?3.尝试完成课后练习。二、课堂训练1.什么是协商?2.协商的原则?3.协商的特点协商这种口语交际活动具备哪些特点比较下面一组案例,尝试归纳:案例1:某天的早晨,甲路过一个报摊,他想买一份报纸却找不到零钱。这时他在报摊上拿起一份报纸,扔下一张拾元钞票漫不经心地说:“找钱罢!”报摊上的老人很生气地说:“我可没功夫给你我钱。”从他手中拿回了报纸。案例2:乙也遇到了和甲相同的情况,他和颜悦色地走到报摊前对老人笑着说:“您好,老人家!您看,我碰到难题了,能不能帮帮我?我这儿只有一张拾元钞票,可我真想买您的报纸,怎么办呢?”老人笑了,拿过刚才那份报递给他,说:“先拿去吧,等你有了零钱再给我。”4.协商的方法与技巧(重点和难点)(1)怎样才能达成一致意见,取得协商结果的成功呢?同学们,你们从乙的做法中有没有得到一些启示?(小组讨论)三、课堂练习1、案例1有一位老师的办公室在十八楼。她常在休息日去加班,但学校为了节约水电开支,规定休息日电梯停开。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该如何跟负责开关电梯的传达室的老大爷协商呢?2、案例2在一次集体活动中,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订的旅馆中时,却被告知当晚因工作失误,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中竟没有热水。为了此事,领队约见旅店经理,进行了以下的协商:领队:经理:领队:经理:领队:经理:领队:经理:领队:最后,经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40分钟之后每间套房的浴室都有了热水。这则案例教给我们协商的第三个技巧:3案例4:有两位小朋友在幼儿园发生了冲突,乙同学的家长比较护短,他打算晚上登门拜访甲同学家“兴师问罪”。假设你是甲同学的家长,请你运用“消除防范”和“寻求一致的技巧”,通过协商,巧妙而成功化解与乙同学家长的矛盾。主:客:主:客:主:客:主:四、归纳总结五、课后练习1.仔细阅读教材P117中的案例,思考这则协商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协商技巧,效果怎样?2.假设你是某企业员工,觉得你现在的工资待遇偏低,决定向企业人事经理提出工资协商,你将怎样去与人事经理协商?请设计一个协商过程的谈话。(采用2-3个协商法宝)《协商》导学案(答案)【学习要求】1.了解协商的用途和特点。2.进行协商训练,掌握协商的方法和技巧。【学习重点和难】熟悉掌握协商的方法和技巧【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自读教材,熟悉协商的定义、特点、原则和方法。2.熟读文中案例,思考:王女士和销售经理在协商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方法?3.尝试完成课后练习。二、课堂训练1.什么是协商?——协商是指当事人对某一问题或者事件产生意见分歧时,本着平等、真诚、互动、妥协的原则,进行协调商量,以达成一致的口语交际活动。2.协商的原则?——平等、真诚、互动、妥协3.协商的特点协商这种口语交际活动具备哪些特点比较下面一组案例,尝试归纳:案例1:某天的早晨,甲路过一个报摊,他想买一份报纸却找不到零钱。这时他在报摊上拿起一份报纸,扔下一张拾元钞票漫不经心地说:“找钱罢!”报摊上的老人很生气地说:“我可没功夫给你我钱。”从他手中拿回了报纸。案例2:乙也遇到了和甲相同的情况,他和颜悦色地走到报摊前对老人笑着说:“您好,老人家!您看,我碰到难题了,能不能帮帮我?我这儿只有一张拾元钞票,可我真想买您的报纸,怎么办呢?”老人笑了,拿过刚才那份报递给他,说:“先拿去吧,等你有了零钱再给我。”明确:协商的特点——协商主体的独立性、主体权利的对等性、协商过程的民主性、协商目的的合作性。4.协商的方法与技巧(重点和难点)(1)怎样才能达成一致意见,取得协商结果的成功呢?同学们,你们从乙的做法中有没有得到一些启示?(小组讨论)明确:技巧一:调节气氛:协商中提出要求的一方要和颜悦色、礼貌、尊重对方,营造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