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中国对联文化浅讲起源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shēnshūyùlǜ中华第一联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①春联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均过新年。②婚联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③挽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④赠联人生得一知己足已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赠瞿秋白。⑤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纪念馆、楹联,郭沫若题)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一、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断句一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对联的基本要求:二、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和风吹柳绿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细雨润花红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三、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上声、去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阴平、阳平)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学海无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要围绕同一主题,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上下联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的基本要求:对联的基本要求: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词性相当种类相当词性相当种类相当结构(格式)相似结构(格式)相似围绕同一主题围绕同一主题仄起平收仄起平收此外,张挂对联,传统作法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不能颠倒。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回文倒顺回文倒顺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乾隆乾隆))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纪晓岚纪晓岚))讽喻联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手长,舌长,裙带长,好景不长谐音双关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葛)亮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庚)(诸葛亮字孔明;李太白字长庚。)谐趣联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半副对联慑群魔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头晕眼花。这里,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魑魅魍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