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苴镇德耀小学真学课堂过关实施方案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校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县局提出的常态化的“真学课堂”还尚有差距。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教学效率。为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真学课堂”,根据教育局关于高效课堂教学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全校开展真学课堂过关活动,力争是构建的真学课堂更具有我校特色,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工教学原则,关注课堂,决胜课堂,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组织机构为加强领导,保证实践研究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学校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实施小组,领导、指导和组织全校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1、领导小组:组长:耿向阳副组长:韩斌成员:桑林美钱艳霞丁琴琴2、工作小组:组长:刘红梅(语文组)袁小丽(数学组)徐晓梅(英语组)沃小琴(艺体组)成员:全体教学人员三、主要措施(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明确实施“真学课堂”建设的重要性。1、组织学习、提高认识。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如东县真学课堂过关活动方案》,为进一步推进真学课堂建设,构建常态化的“真学课堂”,减负增效,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2、调研反思,找出问题和差距。通过学习,组织教师根据真学课堂的实施通过自评互评找出自身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高质量的反思材料,明确实施“真学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开展、参与真学课堂专题讨论。围绕“怎样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构建特色化的真学课堂教学模式”等内容开展专题讨论。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真正实现高效轻负的课堂蓄足力量。(二)、立足常规,夯实基础,增强“高效课堂”的内驱力。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教材和研读课程标准,通过骨干示范、同事合作、个人研读等形式,落实本阶段工作要求。2、通过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制度,探索新的集体备课模式。按照教育局要求,认真组织好各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3、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一学期围绕“真学课堂专题研讨活动”每人至少上一节研讨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课堂。4、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5、规范学生学习常规,强化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制定学生学习常规,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活动引领,科研保障1、以实施“真学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写一篇学习心得。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组织全体教师再次深入学习县局的有关真学课堂教学的文件精神及各科课程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课改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优化各科教学过程。加强平时教学常规检查力度,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高质量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3、开展真学课堂校际交流。与其他兄弟学校进行教学联谊,虚心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努力探索高效、轻负的课堂教学之路。4、结合教育局真学课堂过关的精神,组织教师开展“真学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学方案设计、论文评选活动。要求每一位中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与研讨,争取在“真学课堂”过关检测中能取得好成绩。5、按照县局的精神,实施真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轻负。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和探索,进一步推进巩固我校“合力”教学模式;通过积极推进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