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制之花开遍校园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学校的普法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可见,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建设目标,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理应主动地、创造性地投身其中,探索寻找完善学校自身法制建设、提高师生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此实现学校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松北区对青一中是黑龙江省第三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已经连续十余年无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多年来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及普法宣传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统筹领导,完善机制对青一中实施法制教育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设有有专门的法制校长、法制安全主任,统筹组织、协调和指导实施工作。学校科研处、教导处全部囊括在内,最终形成以校长为负责人,以德育、法制副校长、初、高中政教处、高中教务处等部门领导、学年主任、班主任、一线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覆盖全校个工作层面的工作组,同时与安全工作挂钩,以此确保法制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步步到位。二、全员普及,师生同步对青一中改变以往学校法制教育侧重面向学生的不足,创新形式促进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的提高,通过法治讲座、法制专题片自学法制常识等途径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和整体综合素质,使其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尤其校本法制专题学习,有效增进了教师对法律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确立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要点做好了充分准备。对青一中是一所完全中学,从初中四个年级到高中三个年级共七个年级,法制教育同时面向其各年级开展,结合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段应渗透的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全面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三、开发课堂,学科渗透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巧妙地利用课堂进行法制教育是一条高效的捷径,充分发掘各学科教材中可资利用的法制教育资源及相关法律知识,探索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具有实际教育效果又易于学生接受的法制教育方法及途径,将法制教育的内容、知识点乃至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的传输与培养,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潜移默化式地有机结合于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最终对师生共同提高法制观念起到积极影响。所谓“渗透”强调课堂上法制教育形式的即时效益、时间分配上的少而精、内容上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呼应与延伸,追求真正体现学科教育价值和教学资源内涵的开发利用。通过学科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法制教育,势必可以体现1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性,势必可以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对我们实际生活的积极作用,做到法律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双丰收。现在结合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实际,对青一中已经形成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课件集;整理渗透式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实录,创编了《对青一中学科法制渗透校本教材》。四、科研引领,专业发展2013年6月,我校承担了区教育局“十二五”市规划办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工作,组建了《创设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整合模式,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课堂教学整合模式研究》的子课题组。希望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将我校多年来的法制宣传教育共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是力求探索学校日常普法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法制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从内容、机制、手段、途径、方式等方面对中小学法制教育进行了一种具有突破性的大胆尝试,做法如下:1.完成《对青一中教师法律知识了解程度调查问卷》、《对青一中学生法律知识了解程度调查问卷》、《对青一中师生法律知识了解程度现状调查报告》)。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召开全校教师动员会,确立子课题研究小组的构成。科学制定子课题实施计划,带领课题组成员全面开展课题研究。3.利用寒假,研究本学期教材,找出可以穿插渗透法制教育的章节;对所选章节相关联的法律知识进行学习,增进了解;列出备课思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