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曲调先有情——家访手记湖北省黄梅县实验小学柳永红电话:13886425740邮编:435500邮箱:hbhmfmp8@163.com当我宣布开始家访这个消息时,同学们既兴奋又忐忑,更多了一分担忧。第二天,最早接受家访的六个同学满脸喜气地走进教室,甚至表现出一种莫名的优越,似乎在说:“看,老师和我亲近些,所以去了我家。”此时,同学们转而对家访充满了期待,主动要求家访者不断。见此情景,我感觉到家访的正面效应已经显现出来了。于是,在夕会时我再次宣布:下一批家访对象是两周中表现最优秀的学生,家访内容是让家长了解他的优点。这样有鼓动性的消息让班里最有表现欲的刘思妤同学无法平静了。放学时,她很郑重地对我说:“老师,请您到我家家访行吗?”她一向称呼我为“您”,说这句话时,这个“您”字咬得更重了。我笑着说:“那可要看你的表现罗!”她仿佛承诺似地重重点头说:“嗯!”第二天早晨,我一进教室就看到刘思妤拿着扫帚和铲子,猫着腰在地上寻找垃圾。这一天该她卫生值日,以前这些事她可是让奶奶代劳的,看来她准备用行动来争取家访的机会了。当我还没吃完早餐,刘思妤已经收齐了她们组的作业,第一个交上来。我问她早餐吃完了没有,她很调皮地说:“还没吃完,先工作,等会儿吃完。”上课了,她依然高举起手,高喊着:“我说!”我点了别的同学,她没有像往常那样,不停地喊着:“我要说!我要说!”却安静地听同学的回答,虽然脸上写满失望。我心想:这小家伙在学习谦让了。接下来的几天,刘思妤仿佛长大了许多:组长工作干得最出色,受到了全班同学的表扬;上课不再霸占着回答问题,知道把机会让给别人;把她最喜欢的小说借给同学看,改变了她小气的缺点;主动要求参加运动会,虽然她跳绳只能跳一个。没改变的是每天要帮我按摩一会儿,放学时要亲手关好教室门,临走时要强调一句:“老师,下次一定到我家家访好吗?”她的变化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塑造,而不是一种做秀,这样的转变让我很感动也很好奇。我问她:“你为什么那么希望我去你家家访啊?”她很天真地回答:“我喜欢老师呀,您去我家,也说明您喜欢我呀。”她期待的眼神里是纯洁的爱戴,我觉得心底都融化了,脱口答应:“星期三晚去你家!”霎时,她的大眼睛睁得圆圆的,想跳起来又没有跳,却伸出小指很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拉勾!”我也很认真地和她“盖了章”。看着刘思妤欢蹦乱跳地离开,想到这段时间她的努力,我想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句诗,更深地体会到家访的真谛:家访不是教育,是爱的表达;家访时老师不是教师,是爱孩子的亲人。正是这种爱的教育,让期待中的刘思妤有了自我塑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