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书香伴成长经典润人生VIP免费

书香伴成长经典润人生_第1页
1/4
书香伴成长经典润人生_第2页
2/4
书香伴成长经典润人生_第3页
3/4
书香伴成长经典润人生工作单位:陕西省陇县固关民族小学作者:马建国书香伴成长经典润人生陕西省固关民族小学马建国内容提要:国学经典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它教育孩子从小对待父母要有孝心,对待朋友要有爱心,对待学习要有信心和耐心,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文化底蕴。关键词:经典培养孩子“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学校从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弟子规》就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学生。《弟子规》是清朝学者李毓秀根据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的,它总共仅1080字,360句,读起来琅琅上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教育孩子从小对待父母要有孝心,对待朋友要有爱心,对待学习要有信心和耐心。他们在兴趣盎然的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一、诵读《弟子规》,培养孩子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了就会有学问,有一种非凡的气度。为此学校首先抓学生的语言积累,做到“三有”:有阅读时间安排,每节课前2分钟《弟子规》诵读,每周一节国学经典辅导课;有诵读积累目标,一、二年级诵读积累,三、四年级知其大意,五、六年级感悟内涵、付诸实践;有教师督促辅导,释疑解惑。保证了学生阅读的量,为积累丰富的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品”字上下功夫,江泽民同志曾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组织学生写读后感、办手抄报、绘画创作等,让那些凝聚着智慧、映射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境的古诗文陶冶学生的情趣,培养文化底蕴,使他们成为有良好修养的人。二、诵读《弟子规》,培养孩子的孝心。学校把《弟子规》做成了传统文化教育长廊,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学生,如:《入则孝》教育孩子要从小孝顺父母,知恩感恩,培养孩子的孝心。《孝经》里说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孔老夫子对孝道的重视程度,也让学生明白:我们是从父母所来,我们应该知恩感恩。只有知恩感恩,我们才会有孝心。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甚至几个老人宠着一个孩子。绝大多数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成长,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他们溺爱孩子,很多事情包办代替,促使一部分孩子只知索取,而不知给予。觉得父母做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习惯了接受,习惯了享受。比如吃饭一事,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菜一摆上,他不管大人是否落座,他就会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不会考虑父母是否爱吃,他自己吃够为止。虽然事小,但足以可见孩子的心里没有别人,在乎自己的感受多些。这样长此以往是会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每一周,我校都会利经典诵读时间,教学生学习《弟子规》。在向学生讲述《弟子规》中的内容时,注重了其中的伦理道德,礼仪风范对学生的熏陶,从实际生活入手联系书中内容,让孩子知道在家里,在父母面前他们应该怎样做。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想做父母喜欢的孩子,所以他们越来越喜欢《弟子规》的内容,用来指导他们的言行。如:“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育孩子恭敬地聆听父母的教导。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在沟通中,一位家长告诉我:“自从学了《弟子规》,我的孩子整个人都变了。以前吃饭总是挑三拣四,每天自己的书桌总是乱七八糟,客人来了也不知道打招呼;现在不同了,会说‘谢谢’了,有一天居然对我说:‘妈妈,今天你烧的菜真好吃,谢谢你!’饭后,还主动帮我洗碗呢!现在客人来我们家,他可有礼貌了,‘叔叔好,阿姨好’,‘叔叔再见,阿姨再见’。现在邻居都夸我们家儿子呢!”从这位家长的谈话中我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家长的喜悦。还有几位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学习了《弟子规>以后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李刚同学在家吃饭时,再也不会把自己喜欢的菜端到自己跟前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书香伴成长经典润人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