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建设开发与利用我国地大物博,地质历史悠久,各地地形、气候条件、土壤情况等都有巨大差异,从而也让森林植被类型变得多元化,各种乔灌木树种广泛分布。由于乡土树种为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仅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力,还能拥有快速生长的能力,与其他树种相比在存活率、抗旱性、抗病虫害、管理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因此,在XX市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要遵循适地适树的理念,确保与自然规律相符,加大乡土树种的推广力度,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一、XX市林业概况截至20XX年,XX市土地面积为2099.99万亩,其中耕地315万亩,林地114万亩,牧草地1147.5万亩,未利用的荒草地、盐碱地、沙地等近352.5万亩。土地资源可分为三类,即中低山林牧区,位于XX市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区,位于各河流的河谷阶地;低山丘陵粮油区,分布于榆中北山、XX县区西北部、XX县区秦王川等地带。土地类型复杂多样,林业发展开发潜力较大。以XX市黄河风情线的建设和南北两山的绿化为代表的重大项目的实施,使兰州林业建设步入快车道,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9.25%增长至12.21%,涨幅3%左右。20XX年,XX市获得全国“园林城市”称号。XX市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的同时,裸露荒地植被覆盖度也不断提升,空气中黄土悬浮微粒、大气污染物等也不断减少,有效改善了XX县区空气环境质量,为人们创设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尤其是森林在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生态功能,有力提升了林业在减灾防害方面的重要性。二、XX市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由于XX市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例如:在XX市XX县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山区坡度非常陡,植被较少,土壤裸露,地面黄土物质容易受到侵蚀。因长时间的垦种、采挖砂石和人为破坏,水土流失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民第1页共4页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XX市XX县区总土地面积约为33万亩,其中大部分是水土流失区域,在南北两山广泛分布,南部山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95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15%;北部山区为17.82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54%;川滩区为10.23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31%。(二)未选用最适宜的树种。XX市处在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向东南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雨量在380毫米以下。通过对植被情况分析可知,XX市为森林、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带,区域内还缺乏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不强,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也缺乏足够的森林资源。在XX市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乡土树种的应用,这是由于乡土树种耐干旱和耐低温等抗逆性较强,对管理养护的依赖性不强。XX市常见的乡土树种主要有侧柏、圆柏、臭椿、白蜡树、悬铃木、国槐、刺槐、泡桐和家榆等。当前XX市在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引进外来树种的情况,不重视对乡土树种的开发与利用,这让本地丰富的乡土树种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三)资金不足。现阶段XX市还有超过490万亩的适宜林地与荒山需要进行生态林业建设,从而极大增加了全市生态林业建设的工作量,也需要面临繁重的任务。在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XX市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在生态林业建设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开始进入远山和深山等区域造林,在造林条件上也变得更差,难度也日益加大,需要付出更多的造林成本。而观之XX市财政还略显不足,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面临着生态林业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为全市生态林业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还难以获得预期的效益目标。此外,XX市生态林业养护与管理上也未投入足够的资金,且专业人员缺口很大,现有的机械设备、专业管护车辆显得过于老化,为林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三、XX市生态林业建设中乡土树种开发与利用的对策(一)提高种植技术水平。XX市为实现乡土树种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需要提升种植技术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速第2页共4页度的加快,3s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让乡土树种能够大规模生产,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