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践思考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剧,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加强对这些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对此,我们做了一些实践与思考。一、外来流动党员现状到今年3月底,我区共有外来流动党员132人,其中,男性有119人,女性有13人;外省流入34人,本省外市、区流入98人。从现状看,我区的外来流动党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外来流动党员的年龄较轻。据我们对132名党员的调查统计,45岁以下的104名,占78.8%,比全区这一年龄段的党员比例高35个百分点。从年龄上分析,流动党员具备了年富力强,且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特点。——流动党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据对132名党员的调查,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仅占14.4%(其中大学本科的占5.3%)。相当一部分党员的学历在高中以下。——流动党员的就业单位基本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据调查,人才流动中的党员就业单位大致分布在外资企业和私营(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于这一特点,党员在工作单位之间的流动相当频繁,很难在一个单位较长时间工作。——在大型摊群市场务工经商的外来流动党员占有很大比例。据对江苏国际蠡口家具市场的调查统计,共有外来流动党员61人,占46.2%,接近一半。——亮明身份的外来流动党员比例较低。据统计,我区外来人口已达15万人,而我区亮明身份的外来流动党员只有132人,明显偏低。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是突出重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外来流动党员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因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是进行外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我们立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灵活采取多第1页共6页种形式,突出工作重点,抓好了非公经济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先后建立了118个独立支部,50个联合支部,扩大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覆盖面,有效增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收到可喜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在外来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专门的流动党员支部,实行集中管理。如针对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市场流动党员多的特点,家具城党总支建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挂钩联系制度。家具城党总支根据流动党员籍贯比较集中的实际情况,主动与流出地组织部门进行联系,在取得双方信任支持的基础上,由流出地组织部门成立驻相家具城流动党员党支部,派选专职党务干部,负责协调流动党员与家具城党组织的关系,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接受原籍组织部门领导的同时,接受家具城党总支的管理与指导。去年,浙江XX县区、江西XX县区均先后成立了驻相家具城流动党员党支部,使外出党员“离乡不离家,离家不离组织”。二是针对外来务工的流动党员参加党内活动难的问题,改革组织设置形式,成立了**镇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担负起管理、服务外来流动党员的职责,为他们的学习、交流、活动提供便利条件,组织他们过好党内生活,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使他们能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牢记党的宗旨,积极为**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三是有的放矢,切合不同类型流动党员开展教育管理,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日常工作中,各级党组织非常重视适应时代特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思想教育,包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传达市、区有关会议精神等。同时,针对外来流动党员生活和工作的特殊性,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在活动时间上,我们以业余时间为主,把党的活动尽量安排在生产以外的空闲期间,不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在活动内容上,我们提倡“小型多样,突出实效”,区别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三、存在不足及原因几年来我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一是有些基层组织和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第2页共6页措施不力,没有积极主动去做好这项工作,对流动党员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二是有些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方式陈旧,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三是流出地与流入地双方党组织沟通联系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四是有一部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