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思考[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XX省人民十分关心化工园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对辽宁化工园区环境监管体系进行研究,总结其特点,分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完善化工园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框架,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关键词]生态文明;化工园区;环境监管;预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加之环境保护措施欠缺,导致突发事件频出,造成对环境的严重危害。例如20XX年XX省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故,引发大火和原油泄漏,造成附近海域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际上,党和政府也意识到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迫切要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和机制建设。目前环境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这项课题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研究,较具代表性的有陈健鹏[1]等构建了环境监管体制分析框架,从污染物排放趋势、国家制度建设等角度分析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环境监管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目标和思路。李宏伟[2]等比较了国内外监管制度的差异,提出了近期和中长期的改革措施建议。孟伟[3]等尝试依照环境保护“总量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的思路,对今后我第1页共5页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思路进行梳理。王海芹[4]等提出提高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的监管能力,积极发展生态环境监测的“互联网+”,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云平台等建议。雷晶[5]等梳理了我国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适应生态环境部职能调整、满足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达标的要求以及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自身发展完善的需求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建议。窦筱艳[6]等阐述了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的背景及意义。通过分析XX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部门协作模式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路和建议。虽然国内此课题的文献数量较多,但是普遍缺乏应有的实践性,仅能起到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对提高环境监管的实践指导价值则比较有限。1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年来,XX省各市始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与全省人民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尤其是针对全省人民十分关心的化工园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尽管对化工厂和化工园区做了规划,远离中心XX县区,但随着城市发展,它们距离XX县区越来越近,甚至就处于XX县区内,许多原来在XX县区的重化工企业逐渐被居民区包围。以XX省大连大孤山化工园区为例,以化工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为主。已经入驻大孤山半岛的石油化工类企业达38家以上。化工企业主要包括大东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凯飞化学、逸盛大化等化工厂,造船企业有斗山船机、熊川船机、韩国浦项、大洋船舶等企业。随着大孤山工业园区逐渐形成,这个距离市区20公里化工基地的环境、安全问题逐渐引发人们的担忧。大孤山半岛除了东南面是大海外,其他几个方向为陆地环抱,隔大连湾相望的市区人口密集,大连湾内分布着多处海滨浴场和诸多景点。而紧挨大孤山的开发区、金州XX县区也形成卫星城,分布着大量企业,人口也较为密集,现在还有很多楼盘正在开工建设。一旦大孤山发生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影响的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