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我国社会正面临着自身内部的变革和外部环境的挑战,给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我国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相应的对策是:系统性和针对性相联系;理论常识性与生活常识性相联系;传统道德继承与发展和西方道德借鉴与创新相联系。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教育;系统性;针对性中圖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2-0156-02一、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国也正处于特殊的转折时期,中学生道德教育在特殊转折时期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系统性与针对性相分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看,教育不仅有对中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对中学生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水平;从教育作为一项事业看,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和社会也要共同参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方面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各方面齐抓共管。同时教育也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教育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不能笼统地搞“一刀切”。我国当前重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同时,受教育者本身在个性、心理、道德水平等方面就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困惑,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师进行满堂灌,以传统的教育方法讲授和传播,重在把理论强制式地灌输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性,重在传播,而轻于实践,把思想道德教育教条化。这些都是没能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系统性与针对性引起的。(二)理论与实际相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离一些学生上完德育课后常说:“老师讲得很好,就是跟现实对不上号。”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改革的程度不断深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得思想道德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矛盾。中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没能与显示实际相脱节,出现滞后现象。我国道德教育出现教条化。所谓教条化是指所教内容严重地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学的理论和知识不能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例如城乡之间本就存在区别,但却普遍采用城市版的教材,脱离大部分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受阻。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面,由于道德理论的存在依附于道德主体,而主体对理论的选择则取决于理论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今,我国的教育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线性教育模式,教师教、学生学。在现实的教学中,只注重对象的接收,而不考虑其是否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是否能以一种积极能动的态度接受道德教育,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和行为准则。(三)传统道德继承与发展和西方道德借鉴与创新相分离当今中学生正处于新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由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父母的宠溺,许多中学生抛弃了中国传统的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优良的传统作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片面强调个人利益、浪费、不尊重、不孝顺父母,尤其在一些公共场所更加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等的联系日益紧密,西方一些腐朽思想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传入,侵蚀青少年的心灵,再加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蓄意的“和平演变”政策,将其西方文化渗透到中华文化中,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而且青少年正处于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明显的变化阶段,可塑性大,也具有不稳定性,判断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比较低,更容易受到一些腐朽思想的侵蚀。我国在传统道德教育和引进并正确对待西方道德方面问题明显突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