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评析摘要:自2020年中央十六号文件下发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文章对五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中的重大、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对有争议性的、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展现了实践教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更好、更快地发展。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十六号文件评析2020年中共中央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求高等学校把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这一指导性文件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引发了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潮。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有学者从哲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有学者从教育认知规律的视角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也有学者从现实价值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意义、作用做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各位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要性及意义、价值的分析,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也更坚定了我们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含义目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含义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是否包含撰写课堂演讲稿、命题论文、讨论提纲等形式的科研实践,还是特指学生离开课堂、离开学校参与到社会中去的实践?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的外延不能太窄,如果仅仅把实践教学界定为实践教学教学,应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联系起来的、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另一种观点认为真正的实践教学就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应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走向社会”上。现在持这种观点和态度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不在少数。可见,当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含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也在实际操作中妨碍了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对此需要做进一步的讨论和厘清。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一)从总体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学者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分类,认为总体上可以将其分为研究型、养成型和服务型三类。(二)从不同层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做了较为细致的划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对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是所有的实践教学形式都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1.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比如,研究型高校应当突出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组织学生面向社会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教学。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当突出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优势,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专业实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教学活动。2.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上要有所侧重实践教学活动内容选择上应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的不同专业和年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四、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实践教学的作用和价值能否切实发挥、大学生能否真正从中受益。基于此,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实效性问题尤为关注,把它列为研究重点。(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实践教学偏离思想教育有些高校对实践教学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没有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思想上真正重视,导致在具体工作部署中,没有给予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