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大成”特色德育课程实践【摘要】本文论述玉林市玉州区古定中心小学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义,提出“大成课程‘1+2N’”特色德育课程。“大成课程”是由诗词课程、社团课程、国防课程三大分支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1+2N”是践行“大成课程”卓有成效的操作体系。【关键词】特色德育“大成课程‘1+2N’”课程体系操作体系【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A-0078-032020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明确提出了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犹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将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康庄大道。“守护童心,发展个性;始于小成,志于大成;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引领他们适性发展。”2020年3月,我校“大成教育”主题文化诞生。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义及“大成教育”文化内核,自2020年3月起,经严谨、科学的研究与实验,玉林市玉州区古定中心小学独立设计开发了德育特色课程——“大成课程”,总结提炼出特色实践模式——“大成课程‘1+2N’”特色德育实践模式。一、“大成课程‘1+2N’”特色德育实践策略(一)“大成课程”的工作思路牢记教育使命,传承中华美德,立足于实践活动,扎根于课程教学,辐射区域德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大成课程‘1+2N’”特色德育实践模式的研究内容“大成课程‘1+2N’”特色德育实践模式是一种内涵丰富且操作性极强的特色德育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模式,由“大成课程”与“1+2N”操作体系两部分组成(图示如下)。1.“大成课程”的课程架构如上图所示,“大成课程”是我校当下践行的特色德育课程的总称。它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别对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是由诗词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社团课程三大分支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诗词教育课程囊括“古典诗词”“经典诵读”“现代诗韵”等,主导文化育人;国防教育课程囊括“少年军校”“禁毒教育”“法制教育”“综合其他”等,主导精神育人;社团课程囊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类别课程,主导“适性教育”。三大课程着力强化特色育人功能,着力创新德育方式方法,开启德育工作新局面,既息息相关,又独立存在。2.“1+2N”特色德育实践模式架构“1+2N”是操作体系。“1”即1部校本教材引领,通过自编校本教材,从课程上系统引领开展“大成课程”特色德育。“2N”其中“1N”为多形态常态开展,从校园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常态推动校内特色德育的全面落实;另“1N”为多向度特色开展,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拓展渠道,推动校内外特色德育多向度开展。3.“大成课程‘1+2N’”的实施办法“大成课程‘1+2N’”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系统、科学、高效的特色德育实践模式。而无论是诗词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社团课程,还是以后由这三大课程分支再派生出来的任何一个独立课程分支,都可以应用“大成课程‘1+2N’”特色德育实践模式,从以下两大方面整体策划实施。“1”即1部校本教材引领。通过课程表实现课程安排,开展国家基础课程和校本课程集中教习活动。目前,我校课程表明确安排,每周四第六节课安排国防教育课,每周二、周三第六节课为诗词教育课、社团活动课,每周五午读为经典诵读课。在这些课时里,科任教师都会教习国家基础課程教材和校本教材,实现“1”的操作。“2N”实现从校内到校外的特色德育延伸,实现从常态开展到特色开展的纵深跨越。“2N”之其中“1N”,即多形态常态开展特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色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