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热点安全问题引入高校国防教育课堂的探索摘要:新时期,普通高校国防教育遵循相关的法理和现实依据,将国内外热点安全问题引入课堂,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又能与时俱进,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新探索。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则应认真研究,并综合各方意见,多管齐下加以解决,进而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防教育;国家安全;热点安全问题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20)-01-0061-02信息时代,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者在实践中经常会发现,陈旧的教学论据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求知欲。[1]在以综合安全观(即xxx同志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为导向,“深化国防教育改革”[2]的当下,将国内外热点安全问题引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堂,有益于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改革。为了论证该命题的可行性,课题组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选取2020级部分本科生(1771名)为问卷调查与教学实践的对象,对目标对象开展调查。一、法理依据、现实依据(一)法理依据当前,普通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主要依据的是《全民国防教育大纲》(2020年,国家动员委员会颁布)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训练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它们在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外,也预留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拓展的空间。《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第二章第八条明确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当地历史、人文、地域特点,区分不同教育对象,灵活设置教育内容,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3]《大纲》第十六条也允许“各普通高等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4]可见,将国内外热点安全问题引入国防教育,作为教学内容改革与拓展的一部分,拥有充分的法理依据。(二)现实依据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表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期国家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对在校期间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的认知是很高的(见图1),有1674人选择了“有必要”,其中1007人认为“很有必要”;大学生对国内外热点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很高(见图2),有1731人选择了“关心”,其中“很关心”的有268人;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希望将更多的热点安全问题引入课堂进行讨论与分析(见图3),有1618人选择“希望”,其中740人选择“非常希望”。可见,将国内外热点安全问题引入国防教育课堂,学生有较为强烈的需求与期盼。图1国防安全教育必要性认知调查表图2热点安全问题关注度调查表图3引入课堂的学生意向调查表二、将热点安全问题引入课堂的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一)教改实践过程在充分的法理与现实依据的支持下,课题组在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的大学生中开展了教改实践。作为探索,1名课题成员从16个教学单元中选取了1个教学内容,即“中国国防”下的“国防建设与动员”,并在这一讲中引入国际热点安全问题及事例。为了论证教改的进步性与有效性,承担教改课堂实践任务的教师在2020-2020学年第2学期中随机挑选了2个班,1个班引入国际热点安全问题进行讲述,另1个班则不引入。教改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即在课堂导入环节“论证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性”。选取的第1个班采用传统导入方式,平铺直叙,摆明论点,即“有国就有防,国无防而不立”,没有论据的支撑。选取的第2个班则分别引入维护国家安全失败与成果的事例,失败例证包括了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20年的伊拉克战争、2020年的利比亚战争以及2020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而将朝鲜作为成功的例证,并用具体数据指明国防力量的相对孱弱是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亚以及叙利亚,遭受外来力量的干涉或入侵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地区拥有相对强大的国防力量则是朝鲜多年来免受外患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性凸显。(二)教改实践的效果1.学生的课堂感受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引入事例的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