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廉洁观生成机制的构建【摘要】当前大学生廉洁观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对腐败的认识不够清晰、对腐败现象漠视甚至认可的现象。因此高校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必须加强领导机制,完善教育机制,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和联动机制,以有效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廉洁观生成机制,将廉洁教育融入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关键词】大学生;廉洁观;生成机制;构建大学生作为新社会新时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干部后备队伍的主要力量,所以在高校学习期间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廉洁观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已有许多高校意识到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形式上还比较单一,内容上还有些空洞,实际效果不是很明显。那么怎么在高校中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措施,将廉洁教育体系化、制度化的融入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合力,这是一项新课题。一、大学生廉洁观现状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廉洁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特别是一部分大学生对廉洁观念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肤浅,存在“知行不一”的特点。总体来说,当前大学生的廉洁观状况为:1、总体情况良好尽管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但大多数同学的廉洁意识观念比较强,对开展廉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他们也都对当前社会上的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并希望有关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杜绝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还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2、对腐败的认识理解不够清晰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来看,应该充分肯定的是他们的本质和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时,往往表现出对腐败及腐败现象的发生认识不够清晰,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腐败现象。久而久之,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见怪不怪,甚至有些大学生对腐败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认同和价值认同;导致他们的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逐渐淡薄以及价值观念发生扭曲等问题。3、对周围的腐败现象漠视、认可甚至直接参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不断深化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这方“净土”也在不断受到社会腐败现象和阴暗面等不良现象的猛烈冲击,导致部分廉洁意识不强的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错位,道德水准下降。在部分高校中还存在着大学生在考前向老师送礼以求老师“高抬贵手”放其过关的现象;研究生入学考试过程中提前与导师打招呼、毕业时论文抄袭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学生甚至在学生会干部选举中通过请客吃饭拉选票。面对发生在身边的这些不良现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表现是漠视、认可甚至直接参与其中。二、大学生廉洁观生成机制的构建前提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期的关键时刻,在高校中开展廉洁教育,可以使他们客观的认识当前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提高自我意识,自觉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蚀,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高校要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就应探索完善大学生廉洁观生成机制,必须将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工作来抓,对于弘扬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培育廉政意识、整肃校园文化风气、培养合格人才、造就风清气正的国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许多高校已经有意识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文化的教育,但尚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以至于现在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效果不明显。那么,如何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性,将廉洁教育系统化、制度化,并融入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合力,这是一新的研究课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大学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