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跨越海峡的生命线VIP免费

跨越海峡的生命线_第1页
1/19
跨越海峡的生命线_第2页
2/19
跨越海峡的生命线_第3页
3/19
跨越海峡的生命线说课人:卢毅顶说课流程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编排特点《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认识等个生字。会写()个独体字。2.能力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式地学习,背熟自己喜欢的部分。3.情感目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一、说教材(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会写生字词,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探究式地学习,背熟自己喜欢的部分。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二、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1.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的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2.体验法:通过朗读课文,体验文章的感情,使得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3.自读自悟法:自我的朗读,去感悟,能更好的把握文章中心。三、说学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发爱播放1999年台湾地震视频。叙述:1999年的9月21日,台湾发生了百年首见的大地震,造成了2000多人的死亡。9月22日早晨,受灾地区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和受伤的人员,当地气象局警告说,未来两周内还将不断有里氏5级以上的余震发生,台湾还处在余震的威胁中。然而,就在这天早晨,在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却要开始一场特殊的手术。为什么说它特殊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这次地震有关的一个真实的爱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四、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利用1999年台湾地震时房倒屋塌,人员伤亡的情境导入,旨在充分利用这些语文学习的资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进一步理解台湾青年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和李博士的高尚医德作铺垫。(二)初读课文,感知爱这里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讲述这个故事的?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课文,感知叙事文章的写作顺序。这个环节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计划相机让学生展示他们课前搜集的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台湾”等方面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三)自主探究,寻找爱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2.品读、感悟重点语句,把品读后的感受注在书旁。3.在小组内交流体会。设计意图:读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自能选用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去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字里行间如诗如歌的爱,这样做更能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三)解疑读文感悟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答案,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照文字旁边鲜艳、生动的插图来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等结论。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又发展了思维,训练了思维,语言表达。也为下一课时的()作了铺垫。(四)、展读交流,体会爱1、学生展读说感悟。2、教师点拨引导体会,并激情指导朗读,随机教学:A、“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跨越海峡的生命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