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岸小学语文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教案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徐洁课题:8.路旁的橡树课时数:2教材解读:《路旁的橡树》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从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教学目标A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级: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C级: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2、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问题生成单预习设计引导学生真正独立学习,细读文本,直指重点,提出自己认为1—2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思考、疑惑进入课堂。教学板块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教学调整第一版块:【问题质疑】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初读全文,读准字音。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树铺路的故事。)一、比较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毁灭了家园。这节课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1、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橡树就是栎树,结有果实。)第二版块:【问题探究】二、主动学习,合作交流1、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2、(1)因为筑路工人发现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结实二、思考讨论、深入理解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平坦”?2、读第二、三、四自然段。(1)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2)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挺拔,就像哨兵一样,所以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2)直立而高耸。(3)因为他们都看到长得这么粗壮的橡树,舍不得砍掉。但如果按工程计划筑路,保证公路直,就必须砍掉橡树,所以他们都沉默不语。(3)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第三版块:【解疑分享】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1、(1)责怪(2)工程师的话陈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2、(1)笔直——弯曲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2)指橡树生长的地方。(3)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4)是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非常准确,也是最好的评价。三、引导思考,体会情感1、学习五——七自然段。(1)你能把“责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2)“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2、学习八——九自然段。(1)“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4)“高尚的心”指什么?第四版块:【思维拓展】四、拓展思维红色污染、粉尘污染给大自然带来灾害,破坏了环境,我们谁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清洁、美丽、舒四、教师小结,拓展延伸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适的环境里,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做一名像工程师一样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只要大家都努力,在大家的保护下,我们的环境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请看这美好的风景。问:同学们请看这几幅图,从图中发现了什么?第五版块:【课末监测】五、课后检测你想对工程师说些什么?写下来读给同学们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