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知识要点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捂(wǔ)戒(jiè)凳(dèng)郝(hǎo)叟(sǒu)膝(xī)诧(chà)惩(chéng)赚(zhuàn)钥(yào)匙(shi)藤(téng)祈(qí)祷(dǎo)哽(gěng)挟(xié)懊(ào)皱(zhòu)二.知识点:1.本文主题: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标题不但指出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3.通过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刻画韩麦尔先生主要是通过语言、行动和神态进行的。深刻地揭示了韩麦尔内心的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复杂心情,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小说刻画小弗郎士主要是运用心理描写进行的。三.重点句子理解: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正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普鲁士兵在操练,点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许多人"和"挤"表现了人们对布告的关心,暗示了事件的重大。3.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心理独白独立成段,并且加上感叹号,突出地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话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了强烈共鸣和反响。4.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懊悔当初未努力学习,想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表现了他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5.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韩麦尔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学习,结果连自己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写,而今又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6.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是先生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颂,这是他热爱祖国语言、强烈爱国心的表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法国语言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7.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比喻句含义十分深刻。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8.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个句子说明了小弗郎士领悟了老师的意图,将永远把"法兰西--阿尔萨斯--祖国"牢记在自己心中。9.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写钢笔在纸上的"沙沙"响声,表现了教室的安静;写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人注意,表现了孩子们的专心。教室里的气氛表现孩子们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染。10.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里关于鸽子的联想,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讽刺、轻蔑。11.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小弗郎士设身处地地想到老师将离开生活、工作四十年的地方多么伤心,他心疼老师、爱老师,又发出了"可怜的人"的慨叹。由此可见,小弗郎士同情并理解即将被侵略者赶走的韩麦尔先生。12.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的力量"是因为倾注了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法兰西万岁"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13.关于"我的孩子们"和"我的朋友们""我的孩子们",这个称呼强烈地反映了老师对就要沦为奴隶的学生的痛惜、怜悯和依依难舍之情,说明老师和学生紧紧地连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亲如骨肉。最后一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