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一年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在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写话能力.本文我试图通过有效听说,快乐阅读,观察生活,赏识评价等方面进行有序,有法,有趣地习作教学指导,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培养学生习作的基本能力,奠定学生写作的基石.关键词:奠基石;有效听说;快乐阅读;仔细观察;赏识评价有人说三年级才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与低年级无关,可我认为"作文"这座大厦应从低年级起就要奠基.虽然低年级学生掌握的字词较少,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却十分活跃,较少有拘束感,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好奇心,表现欲强,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低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及感想."这段话为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指明了方向.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的基础,它是学生写作的启蒙,是引导学生迈入作文大门的关键一步.因此,作为一位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真正做到学生让乐于写话.一,有效听说,搭建写作舞台叶圣陶曾经给语文下过这样的定义:"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起来,就是语文."这就决定了说话和写话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写作",并且尽早开始,他们就会掌握足够的技巧去克服写作焦虑,当然这种写作,并非一定让他们在纸上留下点什么,而是让他们"说".一旦孩子学会了说话,那么"写"也就顺其自然的产生了.一年级的孩子无论是在课内,课外,只要有机会总会唧唧喳喳地说个没完.这说明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强的口头表达欲望,但仔细听他们的谈话就会发现他们说话不完整,也没有条理,想到哪就说到哪,思维跳跃性很大.因此我在课堂上总是要求他们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比如在教学第二册的识字四时,我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问道:"动物王国里举行了一场比赛,很多动物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那参加比赛的动物有那些呢"学生们举手非常积极,但是没有一个能把问题说完整说规范.于是,我在黑板上出示了"参加比赛的有——,有——,有——,还有——."和"有——,有——,有——和——参加了比赛."的句式让学生进行回答,有了一定的句式,学生的回答明显规范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地按一定的句式说话.又如,在让学生说清一件事情或看图时,可以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和插图,再让他们运用事物的远近顺序,上下,左右,高低,内外的方位进行叙述等等,教会了他们观察的方法,他们的说话就能体现出条理性和层次性.在课堂教学中,我还采用自问自答,同桌互问互答,在交流中互评等方法,让学生个个都能开口说.晨会上我又让学生把自己每天做的,看到的,听到的事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上台说一说,一句,两句都行.对讲的好的给予表扬,讲的差的给予引导指正.时间长了,孩子们说话的兴趣浓了,他们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效听说为孩子们搭建了通向写作的舞台.二,快乐阅读,打下写作基础诗圣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元朝程端礼更用比喻阐明了两者的密切关系,他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扇销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多读书对写作有帮助,多读书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是古今人们的共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平时的积累,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因此,我经常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记录,多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在平时说话写话中加以应用.如:一年级刚学完拼音,我就向学生推荐注拼音的课外儿童读物,以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为主.并向学生提出在家中每天看书15分钟的要求.学校里,我每天也抽出20分钟作为阅读课,还在教室里开辟出"小小图书角",发动每一个学生从家里拿来自己最喜欢看的书放在图书角,并选出专人管理,每两周更换一次,并随时开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物阅读,使阅读量得到充分保证.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学生就可以尽情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