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成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为学好数学打下了基础。同时要了解其成绩差的原因。通过了解和多年的教学观察,我认为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一般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要么反映迟钝,识记能力差;要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讨厌数学;要么上课主意力不集中,关键地方还清楚,加之回家又不练习巩固导致成绩下降,基础薄弱待原因,从而产生畏惧心理或抵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成绩就得因人施教。一、抓紧时间弥补应掌而没有掌握的知识通过摸底测试和课堂提问,发现后进生应掌握而没有掌握的基础知识太多。在五、六年级有的连乘法口诀都不会,对于这样的后进生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抽背乘法口诀、单位之间的进率等。又辅导他们做简单的的四则运算的计算,对解答应用题差的学生,就从一步应用题入手,学会简单的基本数量关系后,在改变条件变成两步应用题,逐步过度到将几个简单的应用题组成复杂应用题,又引导他们做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再看图编应用题,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在复杂应用题的弥补过程中,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审题后让学生找出问题和条件,要求什么?需要什么条件?用什么方法算?所需要的条件里哪个知道?哪个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要知道什么?通过多次追问直到找到已知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再列式解答。这样一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训练。二、扬长避短、启发自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一般来说,成绩差的学生不是什么都差,我在教学中就注重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如有的后进生虽然成绩差,但作业认真,宁可不按时完成也不象其他同学去抄别人的,我就抓住这点去表扬他;有的学生争取回答问题,就先表扬他的积极性,对他的答案给予肯定,然后在将答案补充完整或订正。在我前过学期五年级数学工作时,有一个女同学,平时数学课上,从来不会回答一个问题,也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三、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由于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不同,教师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和教学。有个学生个性强、年龄大、憨厚老实、反映迟钝,但为人诚实,考试即使交白卷也从不偷看别人白答案。课后,我就从基础知识给他补起,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启发他动脑,让他学会分析问题,通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有了较大的进步;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关心他,在一次上课时他生病了,我亲自把他送到医院,又去他家探望,这样一来使师生关系融洽了,再加上他自己不断的努力,成绩直线上升。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言行和无私的爱会变成学生进步的动力。总的来说。对后进生要分清原因,对症下药,由于贪玩而导致的,应着重通过教育改变学习态度,端正思想;由于智力障碍导致的着重思维有发展;由于家庭或环境因素造成的尽量转变他们的思想以之相适应,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四、改变课堂结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被动听课、接收知识。后进生由于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基本上不会认真听课,而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就不会去注重他们的学习情况,使他们成为课堂里“多余的人”。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甚至引发课堂纪律问题,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1、利用有趣的问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趣的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借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人物、影视资料或改编故事情节引入、成语故事。2、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获得知识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做。同时,这样获得的知识比老师直接教给的理解深入,运用灵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时,先让学生动手制作相应的教具。在教学时,让他们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然后,小组交流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完成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学习知识与实验相结合,通过这些实践,学生的学习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