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致橡树预习单VIP免费

致橡树预习单_第1页
1/2
致橡树预习单_第2页
2/2
《致橡树》预习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2.了解象征手法的特点。3.通过分析意象,感悟诗歌中的情感。二、作者介绍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和北岛、顾城等同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69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本诗写于1977年(作者当时25岁),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人们思想上的返利还没有彻底清除。文革十年,人的各种情感遭到贬低甚至扼杀。主要著作: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和散文集《心烟》。代表诗歌:《致橡树》、《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等。三、诗歌内容预习1.诗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概括大意。2.诗歌的1—13行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4.诗人对这些意象怎样的情感态度?结合内容分析。5.诗人反对怎样的爱情观?请加以概括。6.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是什么样的?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7.诗人笔下的“橡树”、“木棉”有什么特点,分别象征什么?结合文本分析。四、艺术手法1.诗人用了那些手法来抒情?2.这首诗在构思上的特点。五、拓展延伸1.有人说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有人说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你认为呢?2.假如你是那棵橡树,听了木棉的心声,你想对她说什么?以《致木棉》,写一首诗或一段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致橡树预习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