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职称:完成时间:谢淑谦20XX753011000520XX春行管专科班汪燕讲师20XX年6月目录摘要""""""""""""""""""""""""""""""""1一、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研究的背景"""""""""""""""""""1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1(一)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1(二)政府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中角色的缺失""""""""""""1(三)失地农民缺少自我保障的意识和能力"""""""""""""""2(四)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资金来源不足""""""""""""""""3三、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对策"""""""""""""""""""3(一)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3(二)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权益"""""""""""3(三)增强失地农民自我保障的意识和能力"""""""""""""""3(四)制定合理的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和激励标准"""""""""""""4四、结论""""""""""""""""""""""""""""""4参考文献""""""""""""""""""""""""""""""4致谢""""""""""""""""""""""""""""""""5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的失地农民,这一个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养老保障受到第1页共6页了各界的关注,成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包括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政府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中角色的缺失;失地农民缺少自我保障的意识和能力;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资金来源不足四个方面,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望更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关键词: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对策.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研究的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开展,土地征收的规模不断增大,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失地农民,它是指由于原来拥有的农田被部分或完全征用或占用而失去土地的那一部分农民。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1987—2004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000多万亩,其中70%的耕地是通过行政手段征用,这还不算其他形式的失地在内。按照城郊人均占有土地0.7亩计算,估计失地农民数约为5000多万。2005年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2年的18.89亿亩,2004年减少为18.37亿亩,这期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约885万亩。按照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至少500万亩,若按照城郊农民人均0.7亩地计算,意味着每年增加7000多万失地农民,10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35亿左右,这个庞大的数字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失地农民既有别于一般的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大部分处于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状态,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障现状更是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更是成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个群体,不重视这些问题的话,势必会影响城乡的稳定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一)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政府并没有将失地农第2页共6页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险范围,导致失地农民没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养老保障待遇,根据以往的调查发现,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现行做法中大部分地区采取货币安置,而且大都是一次性补偿,只有极少数地区考虑到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养老问题,并且现行失地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农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并不高。(二)政府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中角色的缺失1在社会保障运行中,政府扮演着分配、调节、保障和执行的角色,在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却往往是政府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履行应有的职责:村委会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同时作为政府职能代表和群众自治代表,无法完全代表农民利益与征地方进行谈判并公平分配土地收益,失地农民的养老权益究竟有谁来保障并不明确。[1]政府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中角色的缺失还表现为:1.土地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