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层次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制约市(县)层次军民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推动市(县)层次军民融合发展朝着“融”和“深”的方向高速前进的具体对策建议,即根植军民融合发展理念,主动下好军地发展“一盘棋”;完善政策衔接机制体系,协调绘制总体规划“一张图”;发挥国防后备力量作用,牵头构建指挥体系“一体化”;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积极推动军民关系“一家亲”。【关键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关系军民融合关乎国防和经济建设,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进行过渡,还存在一些体制弊端、结构不合理和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融不起来、深不下去,与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市(县)层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最基础的部分,关乎着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驻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民兵等军事机构和武装组织,在很多市(县)地域还有生产武器装备的军工企业,这些都要求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一、根植军民融合发展理念,主动下好军地发展“一盘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速推进,军地双方均迎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矛盾与挑战,能否形成军地统一的融合发展,理念是关键。1、纠正难融合的认识当今时代,没有融合就没有发展。xxx同志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市(县)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xxx总书记关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精辟阐述和重大观点,纳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校授课中,不断纠正地方领导在军民融合上存在的认识偏差,破除“只求索取、不愿付出”、“只看当前、不顾长远”、“自我封闭、自我保障”等狭隘认识,引导大家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光明前景增强信心,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自觉担当起宣扬和实践军民融合的忠实履行者。2、达成可融合的共识军民融合发展是人民战争思想在新时期的全新诠释,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着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因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统一纳入考虑范围,军民联手共建我国强大国防。市(县)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军分区、人武部的地位作用,使之发挥出地方与驻军密切联系的纽带功能,破除我为主体、军为客体的单向思维,主动靠上去搭建融合平台,定期组织召开军民融合研讨会,对国防建设需要什么、地方政府能给什么、发展经济靠什么展开讨论,对各自需求、互补优势、效能数值进行研究,统筹攻关融合难题,凝聚“讲融合、研融合、抓融合”共同认识,促使军地双方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记在心里、抓在手中、扛在肩上。3、强化能融合的意识市(县)级党委政府利用党管武装述职会、军地座谈会、双拥领导小组会议等时机,加强教育引导,使各级树立军民融合是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统筹发展的理念,树立军民融合是军地联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实现互促共赢的理念,树立军民融合是必须打破军地之间、部门之间壁垒障碍促进“军民一体化”的理念。同时,还要发挥电视、报刊、网络等新型媒体作用,在市区、城镇重要地段悬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民团结”广告牌,谱写“中国梦、强军梦”融合新篇章,在军地广泛形成相互能融合的意识。二、完善政策衔接机制体系,协调绘制总体规划“一张图”总的来说,军民融合实践发展速度呈加快趋势,而相关的政策法规、运行机制则相对落后,亟待制定和调整。1、明确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国之策”。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关乎国家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军地之间打通隔阂,建立联系渠道,统一配置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使军地之間最大限度地交流融合。市(县)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统一规划、高端牵引、规模发展、重点突破”的思路,在扶持和推动具有军民融合性质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上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